模拟拆迁的协议要注意些什么
拆迁送达协议能签吗?
您好,您具体指的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吗?如果您对补偿协议约定的内容没有任何异议,可以签字;如果对补偿协议内容有异议或不满意,建议先不要签。还是得看你们征收拆迁是否合法,补偿内容是否合理。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通常要明确:补偿金额、安置位置和面积、补偿金发放时间、安置费交付时间、过渡费、搬迁费、奖励等,另外重要一点是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如果一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农民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签协议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征地拆迁时,被征收人和征收方就安置补偿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签署安置补偿协议。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时候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安置律师提示您: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一定要看清这些内容。
一、协议签订的主体是否合法
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签订。也就是说,作为被征收人的我们,签协议时一定要注意对方是否为房屋征收部门。如果一时不慎,与村委会、拆迁办、拆迁公司等机构签订协议,那么便违反了法律规定,以后的维权便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补偿协议的内容是否合法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被征收房屋的具体位置、房屋性质、建筑面积等对被征收房屋基本属性的记载内容、补偿安置的方式、货币补偿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期限、搬迁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一定要仔细审阅必要条款是否明确完整,内容是否欠缺。
三、违约责任是否明确
在签协议的时候,要看清楚双方的违约责任。如果对被征收人的违约责任非常苛刻,但是对征收方的违约责任基本不提,那么你就得谨慎对待。违约责任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为自己的违约做准备、埋下伏笔。
四、协议是否有空白内容
再次提醒大家,空白协议是一定不能签的,一旦被征收人签了空白协议,而协议内容尚未确定,主动权就掌握在拆迁方手中,对于补偿金额、补偿方式、补偿期限等协议内容征收方想怎么填就怎么填,而被征收人只能被动接受。虽然空白协议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但在实际维权过程中,被征收人又往往因为举证不能而无法维权,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此,不管征收方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许以何种好处,绝对不要上当受骗,空白协议一定不能签!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后,被征收人是有权利获得其中一份安置补偿协议的,也就是一般双方各持一份。被征收人一定要好好保留补偿协议的原件,防止遗失、拍照备份,以防万一后续维权证据缺失。
“不打无准备的仗”“心中早已有谱儿(即大致的结果)”,老百姓是最会算账的,在拆迁协议要正式签订以前,早就是反复计算过多次,自己一家该选择哪一个住房安置方式,到底能领得多少拆迁款。所以,其实在签订拆迁协议时,也没有那么多注意事项。
对于这一答案,大家可以怀疑,但笔者要告诉你这绝对是农村拆迁中的事实,凡是经历过拆迁、参与过拆迁的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没得底,补偿的政策都没搞清楚,自己房子拆了究竟该选择哪种安置方式,全部能获得多少拆迁补偿款,任谁也不会去签拆迁协议。
大家再静下心来想一想,从公开拆迁政策到正式开始拆迁、签订拆迁协议,总再怎么都有让各拆迁户咨询、消化、吃透政策和补偿标准的时间,各类补偿的标准也是公开出来的,自己的房屋面积、家庭的成员也是锁定了的,虽说计算的结果做不到绝对精确,但类补偿的大数是八九不离十的;而且在这一段时间里,各个拆迁户都在互相讨论、交流该如何计算补偿,房屋哪一类该如何进行补偿,构附着物又如何计算补偿,住房安置又该如何选择、如何计算补偿。即使家里人没有多少文化,也会反复请三朋四友、左邻右舍帮忙合计、计算。
大家再问一问愿意走进拆迁办签订拆迁签订协议的,是不是家人、朋友间早已反复计算过多次,心中早已有底、有谱儿。茫然、一头雾水的也可能有,但绝对是极少极少。
同时,在农房拆迁越来越规范的今天,要想获得额外的补偿难于上青天。任何一个拆迁人员都是抱着“不可能把自己的饭碗打倒来满足拆迁户的要求”,这也是拆迁一夜暴富的时代早已过去的原因。所以,寄希望签拆迁协议时再额外争取补偿已基本不可能(房屋现状与面积、户口本等早已调查摸底、拍照或复印留存)。
所以,在正式签订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功课,自己吃不透、拿不准的,要多向村社干部、拆迁队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咨询和请教,对各类补偿反复进行合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谱儿。
至于在正式签订拆迁协议时,只需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房屋面积、结构,是否还有差错与遗漏,有差错与遗漏的提请重新进行调查摸底和拍照留存,并重新计算相应的补偿;
宅基地上的构附着物,是否还有差错与遗漏,这一部分涉及的小项较多,要逐一核对。
住房安置的对象,是否一一准确,所选择的安置方式还有更改没有;
按规定应给予的签约奖励,是否计算在内。
最后,再提醒一句:要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限内签订拆迁协议,目前各地的按时签约奖励都相对较高,少的是每个安置对象上万元,多是每个几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