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庭前准备那些东西
行政诉讼被告必须出具证据原件吗?
行政诉讼被告必须出具证据原件。
在行政诉讼开庭时,原告和被告必须出具本诉讼案件证据原件。复印件只能说明有这个事情发生的证明,法律认可度双方都可加以否认。证据原件法庭认可度非常有利,对诉讼请求和法院判决都至关重要。在提交原件给法庭前,一定要把证据复印好保留一份,以备万一。
在行政诉讼审理过程中,法庭不须质证的证据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十八条 下列事实法庭可以直接认定: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 (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如果对河北省司法厅提起行政诉讼应该到哪个法院立案?
单独对河北司法厅提起行政诉讼,按照法律应该在司法厅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诉讼。
也就是石家庄是的桥西区基础法院。按行政层级来算,也就是河北省司法厅的下级单位的下级单位。
当然,行政诉讼还有异地审理规则,就不知道怎么具体适用了。
对省司法厅的行政复议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司法厅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应以市司法局和省司法厅为共同被告,此时既可以向市司法局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省司法厅所在地法院起诉。
二是省司法厅改变市司法局原行政行为的,应以省司法厅为被告,此时只能向省司法厅所在地法院起诉。
行政诉讼庭审程序是怎样的?
1、开庭审理前
(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要求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依法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3)审查诉讼材料,依法调取证据。
(4)审查当事人资格,发现不适合的当事人,通知其退出或更换该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如果没有参加诉讼,应通过其参加诉讼。
2、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开庭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然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依次核对当事人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查明代理人代理权的取得是否合法,以及代理权限是一般代理还是特别代理宣布案由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名单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回避。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询问当事人和听取当事人陈述。法庭依原告、被告、第三人及他们各自的诉讼代理人的顺序进行询间,并分别听取他们的陈述②询问证人和宣读证言。在询问证人时,应告知证人应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证人必须如实作证,告知如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经合议庭许可,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也可以直接询问证人。证人出庭有困难的,应宣读书面证言。
③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当事人经合议庭许可,可以直接询问鉴定人④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⑤宣读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在调查阶段,当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也可以要求重新进行鉴定、调查、勘验、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3)法庭辩论。法庭调查结束后,由审判长宣布进入法庭辩论阶段。辩论的顺序按原告及诉讼代理人,被告及诉讼代理人、第三人及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终结,审判长要征询原告、被告的最后意见,然后宣布休庭。
3、判决。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