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批捕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处理

法律知识 2025-07-20 7
未批捕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处理解析:
  1. 不予逮捕的取保候审到期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2. 检查院不批捕取保满一年后咋办?
  3. 检察院不批捕取保候审一个月了,后面还会怎么样?
  4. 因看守所呆了一个月,检察院没有批捕,取保候审,那接下来会怎么样?

不予逮捕的取保候审到期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不予逮捕的取保候审到期了,不是就没事了,公安机关可以改变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一个强制措施之一,不是说取保候审后就不会判刑就没事了。

  实践中,等到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被告人需要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就不会被收监,缓刑期间遵守规定的,期满后不再执行刑罚;如果被告人需要判处实刑,人民法院会在开庭当天将被告人批准逮捕并收监,等待判决结果。

  不予逮捕的取保候审到期了,不是就没事了,公安机关可以改变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一个强制措施之一,不是说取保候审后就不会判刑就没事了。  实践中,等到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被告人需要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就不会被收监,缓刑期间遵守规定的,期满后不再执行刑罚;如果被告人需要判处实刑,人民法院会在开庭当天将被告人批准逮捕并收监,等待判决结果。

检查院不批捕取保满一年后咋办?

犯罪嫌疑人在被关押看守所30天内,派出所做完口供笔录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到看守所最后一次提审,如果不予批捕就在31天或者第37天放人,那么派出所只能给你办个取保候审(也就是说这31天到37天之间就算是无辜的也是白呆),这个取保候审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后自动取消(然后派出所会让你每个月去报道,其实去不去都一样)…

检察院不批捕取保候审一个月了,后面还会怎么样?

犯罪嫌疑人在被关押看守所30天内,派出所做完口供笔录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到看守所最后一次提审,如果不予批捕就在31天或者第37天放人,那么派出所只能给你办个取保候审(也就是说这31天到37天之间就算是无辜的也是白呆),这个取保候审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后自动取消(然后派出所会让你每个月去报道,其实去不去都一样)…

因看守所呆了一个月,检察院没有批捕,取保候审,那接下来会怎么样?

没有批捕,有两种可能:一是检察机关认为没有批捕必要,直接移送起诉即可。二是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够确凿,不符合逮捕条件。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那么公安机关一般会为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将案件移送起诉,接下来法院会作出判决。这种情况,一般犯罪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

如果是第二种情形,在接到不予批捕通知书后,公安机关应当在24 小时内,对嫌疑人进行办理取保候审,或者释放。当然,公安机关为你办理取保候审,不代表你没有罪,而是会按照程序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公安机关会重新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如果没有新的证据,一年后,公安机关会解除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是不会停止侦查活动。

解除取保候审后,案件基本就会这样搁置,你同时会在公安机关留下案底,成为重点管理对象。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阶段,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根据题主问题描述,取保候审应该是发生在侦查阶段,由侦察机关在拘留期满后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做出不予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就应当放人,办理取保候审,但不影响对案件的继续侦查。也就是说,接下来,侦查机关继续侦查,侦查期满或者证据收集完毕后将案卷材料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认为可以取保候审,会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在法律规定的审查起诉期限(通常为一个月,案情复杂可延长半个月,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一个月,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内,做出提起公诉或者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检察院提起公诉后,由法院进行审理,法院会再次作出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决定,也可以决定先行羁押。

总之,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不构成犯罪。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比较困难,以羁押为常态,取保为例外。取保的条件一般为,要么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如危险驾驶的刑罚就为拘役加罚金)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比如单处罚金);要么可能会被判处缓刑(如交通肇事中取得被害人谅解,共同犯罪中的从犯,首次犯罪危险性较小等)。

取保受审意味着你所犯罪行较轻,可能被判处拘役、缓刑,或者罚金,但是取保并不意味着你在整个刑事诉讼阶段可以高枕无忧,你还是得遵守司法机关的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不能联系不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随叫随到);(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妨碍对案件的侦查)。同时,司法机关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要求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欲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对违反上述取保受审规定的,可以逮捕。

取保不易,应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