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停工留薪期

法律知识 2025-07-20 1
如何认定停工留薪期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介绍:
  1. 停工留薪期的时效起算点?
  2. 停工留薪期回公司开工是否确认停工留薪期结束?为什么?
  3. 工伤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是如何确定的?

停工留薪期的时效起算点?

受伤休息之日。停工留薪期是从受伤休息之日开始计算,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回公司开工是否确认停工留薪期结束?为什么?

谢邀!你的问题”停工留薪期间回公司上班后是否确认停工留薪期结束?为什么?”其实你的另一层意思是如果回公司上班后,公司如何给工资?算不算加班?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除伤残治疗及康复期全额领取原工资外,在医院出院时的疾病证明书上还会有一条,如”建议全休六个月”或多少时间,那么这就是说单位应该让你全休恢复,即所谓的停工(职)留薪期。

在停工留薪期间,为避免工伤伤残未痊愈造成再次伤害,一般不建议上班。但是如果工伤程度很轻,可以边上班边恢复时,可以结束停工留薪期,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果仍在停工留薪期上班安排的轻松工种其工资待遇低于原工种岗位工资待遇的,可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原工种待遇领取高工资,但不能领取双份工资。待停工留薪期满,工资标准按新岗位工资标准核定。

简单的讲就是如果你的伤残得到工伤认定,由医院出具的全休期间你完全可以拒绝单位要你上班的要求,原工资照拿;如果你自愿上班也没关系,但不能拿双倍工资。


首先,停工留薪期分不稳定期和恢复期。不稳定期即为治疗阶段的时间,恢复期则为治疗结束后恢复的时间。那么停工留薪期在规定时间内,员工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保障了因公受伤的员工身体、心理和切身利益。如果在此时期强行让员工返回工作岗位,则使员工伤情不稳定,发生次生事故概率加大,如果在停工留薪期内返岗工作过程中旧伤复发或是产生其他伤害则不能申报工伤。就这一问题我建议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不要在停工留薪期内返岗作业,虽然出事只是偶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出了问题企业管不了,职工本人也后悔不得。

谢邀。

楼主的问题表层意思是:停工留薪期提前返岗是否需要办理返岗手续,而这返岗手续的办理可能涉及到个人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和正常工资待遇的问题。

一、法律层面并没有办法对停工留薪期提前返岗是否需要办理返岗手续规定的这么细致而微观,但一般相对规范的企业会出具个书面通知或是销假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从法条上来说,对我们劳动者个人来说对停工留薪期只做了上限规定并未做十分明确的规定,这一般会考虑治疗工伤的医院的意见或根据职工的病休证明来确定。在有必要暂停工作并接受治疗的,才能算作停工留薪期,如果能够正常劳动而不需要暂停工作,实际上是丧失了享受停工留薪期的基础和前提,不能再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

因此,如果个人停工留薪期未满提前返岗,在主观至少是认为自己能够正常劳动而不需要暂停工作。这时候返岗的话,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公司,一般是会出具个书面通知书或是要求员工填写销假条的。如果没有,建议您个人去人力资源部主动填写个情况说明。

二、停工留薪期提前返岗,不再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而应当按正常工作享受工资待遇,更不可能停工留薪期待遇和工资待遇同时享受。

还是《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1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由此可见,停工留薪期是为保障工伤职工在治疗恢复期间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受影响的特殊保护期,该期间工伤职工可以停止工作,享受应得的一份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每月只需向劳动者支付一份工资。

工伤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是如何确定的?

工伤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停止工作,但保留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的时间长短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工伤停工留薪期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 医院诊断: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开始时间一般为工伤发生后的当日或次日。停工留薪期的结束时间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或休假证明来确定。

2. 工伤保险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伤情严重或存在残疾,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

3. 地区性政策:各地区可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不同的停工留薪期规定。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请参考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如停工留薪期满后,工伤职工仍需治疗或休养,可依据相关政策和规定申请病假或工伤医疗期。

请注意,具体政策和法规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操作中,请参照您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1.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时间长短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来确定的。
2. 原因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停工留薪期的长度与工伤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轻微工伤的停工留薪期较短,而严重工伤的停工留薪期较长。
此外,具体的停工留薪期还会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来确定。
3.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确定还涉及到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和公司的具体政策。
在某些情况下,工伤停工留薪期可能会根据工伤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工伤停工留薪期结束后,工伤者可能会进入康复期或者复工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安排。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