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知识 2025-09-18 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立案后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吗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后果?
  2. 杀了人不负刑事责任能力犯罪立案吗?
  3. 已经提起民事诉讼立案 还有必要去报刑事吗?
  4. 刑事立案后被害人还需要写起訴状吗?
  5. 刑事立案一定会处理吗?

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后果?

达到标准,依据刑事诉讼法,必须刑事立案,但并不是说肯定判刑,立案后侦查,有些可以调解的组织调解,不能调解的,情节轻微的,可以取保候审,侦查期间情节轻微或过时效等原因 应当销案,审查期间则是做出不起诉决定,总之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先刑事立案,后续走刑事办案流程。

杀了人不负刑事责任能力犯罪立案吗?

要先立案的,精神病等不负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是随便主观认定的,都是需要司法鉴定,按严格的司法办案程序走流程的,没有达到负刑事责任能力年龄的人(未成年人),12岁以下对所有案件不负刑事责任,16岁以下只对部分案件负刑事责任,也是需要查清年龄的。

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不会立案,因为在我国立案的标准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负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不会立案,因为在我国立案的标准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已经提起民事诉讼立案 还有必要去报刑事吗?

原则上不能。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刑事后民事。如果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刑事立案后被害人还需要写起訴状吗?

被害人在刑事立案后不需要写起訴状,因为起訴状是由检察机关起诉犯罪嫌疑人的书面文件,而不是由被害人起诉。被害人可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提供证据协助检察机关起诉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定起訴状并向法院提起公诉,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立案一定会处理吗?

警察立案了会处理。对于立案的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是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会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侦查终结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应当将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并且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立案后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