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如何追诉起诉

法律动态 2025-08-08 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借款不还如何追诉起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听说借款如果过了诉讼时效,打官司也没用了,那该如何延长诉讼时效呢?
  2.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己过借款仍在还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3. 对方欠款6万元不还,委托律师打官司需要多少钱?
  4.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向公安机关报案?需要注意些什么?

听说借款如果过了诉讼时效,打官司也没用了,那该如何延长诉讼时效呢?

第一,虽然借款过了诉讼时效,但被告因不了解此规定没有提出,法官也不能告诉他,判决不能以此为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现在多数老赖对债权债务法律特别重视学习,用法律保护自己。第二,原告有证据自己曾经向被告主张还款或被告曾答应还款等,诉讼时效中断。大家认为我答的对,请给我点个赞。我是律师,法律问题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上海杜继业律师回复上述问题如下:

《民法总则》施行后,将普通诉讼时效由2年调整为3年。对于民间借贷而言,如果约定了还款日期,则从约定的还款日期起算,经过3年未主张过权利或者不能证明自己主张过权利的,则为过了诉讼时效,将丧失上诉期,也就是说即使对方不再还款,法律也不会强制其还款。

因此,在诉讼时效快到期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延长诉讼时效的具体方式,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请借款人写还款计划或者重新拟一份还款协议

这样,诉讼时效从新的协议或还款计划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三年。

2、与债务人对账并要求对方签字(盖章)确认

记住对账要双方签字或盖章,包括对账的过程(邮件来往等)。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

3、与第三方一同去借款人处催讨债务,请保留催讨的证据

则诉讼时效从催讨之日重新计算三年。

4、委托律师发催讨函并保留相应的证据

则诉讼时效从催讨函发出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

5、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后,要及时申请执行。即使对方暂无还款能力,任何时候只要发现对方财产线索均可再申请执行。

以上几种方式,是常见的,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法律设立诉讼时效的目的就是督促权利人及时维护自己的权利,现在普通诉讼时效虽然已经延长至3年,而实务中,债权超过3年没有主张或者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自己曾经维权的情况仍然不再少数,希望朋友们引以为戒,积极维权。

文/上海杜继业律师团队(咨询或交流,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后,直接通过头条“私信”联系)

借款过了诉讼时效,打官司也没用了,如何延长诉讼时效呢?

目前,我国法律中有两种引起民事诉讼时效问题的法律规定。一是诉求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发生了法律规定的事由,比如,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后六个月内死亡,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死者涉案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死者死亡之日中断停止计算,从死者死亡次日起的六个月后开始连续计算,满六个月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另一种是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依法向义务人举张了权利(必须有证据证明)的,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依法举张权利次日起重新计算(又一个三年有效诉讼时效期间)。比如,在权利凭证上由义务人亲笔表述权利人对其举张过权利并亲笔签名证明。又比如,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撤诉的也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己过借款仍在还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款合同适用三年诉讼时效期间。

我国法律对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也有明确规定。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已过,借款人仍在还款属于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以最后一次的还款日期重新计算送送时效。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期间为2年,对于当事人间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诉点应为该还款之日;未约定还款日期的,从权利人可行使权利之时起算,但从借款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再予以保护。

在分期偿还的借款,则每一笔有明确履行期限的还款在到期之日即单独起算该笔借款的诉讼时效。

至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以及延长皆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一、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1、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借款期限届满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借款人在返还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返还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借款期限但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贷款人为借款人确定了返还借款期限(不得低于法律规定的必要准备时间),而借款人在贷款人确定的返还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贷款人确定的返还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4、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贷款人亦未确定返还借款期限,而且借款人也未明确拒绝的,如果借款人在法律规定的准备时间届满仍未履行的,自法律规定的准备时间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5、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而且贷款人在催款时未确定返还借款期限,如果借款人在贷款人催款时明确拒绝履行的,自借款人明确拒绝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款合同是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20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对方欠款6万元不还,委托律师打官司需要多少钱?

委托律师的话大约6000-8000,如果要诉讼前申请财产保全,由保险公司出担保书,费用也要2000左右。建议先跟对方和谈,准备好还款协议书,可以对方分期还款,协议书要注明如违约承担律师费/保全费/交通费等费用,到期不还,再打官司,你就不要出钱了,但需要垫付一部分费用。

另外,自己可以登录本省讼诉网,直接在网上起诉,网上会提示需上传什么资料及格式,按要求上传就可以了,如果资料不齐全,法院会发信息给你补充,立案之后才垫付交几百元的费用,案件判决了自己胜诉,诉求上写明由对方支付。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向公安机关报案?需要注意些什么?

民间借贷,有少数案件,属于以借贷名义行骗,而借到了款,这就属于经济诈骗案件,出款人可以直接向本地公安机关报案。具体就是:对方当初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借钱不还或故意逃债,这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触犯了刑法第266条,公安机关有权立案侦查,如果查明对方确实构成诈骗,就会抓捕对方,并扣押冻结追缴对方的资金和财产,但结案时,只返还本金,利息不管。譬如河南省南阳市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近日正在查办的一个案件,甲方丁某女,前几年,向乙方张某,解释说在乡下开办有一个养猪场,急需购买猪饲料,临时缺钱,并带乙方张某实地去参观这个养猪场,甲方在县城居住的单元房,也自称是自家购买的。乙方看到甲方具有还款实力,就借给甲方10万元,双方商定的利息是2分5厘,也就是25%。借款期限6个月。甲方丁某女借到10万元后,已满6个月,但不给乙方还款,并逃跑与乙方失去联系。并不再租赁原始居住的单元房,退房,还更换了手机号码,乙方张某经仔细调查,才知道甲方丁某女并不是养猪场的投资人,也不是猪场的拥有人。县城居住的单元房也是租赁的。乙方在实在找不到甲方的情况下,向本县公安机关报案,因资金较大,刑警大队立案侦办。并找到了已逃跑的甲方丁某女。甲方丁某女家找律师出面,律师向甲方提议:尽快筹集资金还本金,利息不谈。可以减轻刑事惩罚,否则在今后刑事责任追究和惩罚上,将依法判刑,司法机关不会减轻刑事惩罚。并且乙方张某男,在今后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借的钱仍然需要偿还,并且利息2分5厘,将依法收到法律的保护及支付。也就是甲方丁某女,如果现在不抓紧还本金款,今后会遭受刑法惩罚,还要支付借款本金和利息,这叫:连打带罚。

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向公安机关报案?

单纯的自然人借贷公安机关不予受理,否则,可能是插手经济纠纷从而构成违法。

民间借贷违法公安机关可以立案,受害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就违法层面而言,民间借贷的主体违法,即,非自然人的之间的民间借贷,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此类情形下,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一方是没有金融资质的企业向自然人发放贷款等。问题是,单纯的高利贷能不能向公安机关报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向公安机关报案。

单纯的高利贷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民事法律行为因宣布无效,或者被依法撤销而自始无效。单纯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可能构成犯罪,因此,司法解释将无效,或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解释为法律不予保护。就高利贷的后果而言,依原司法解释,年利率为24%以上的受法律保护,不属于高利贷。年利率为24%~36%之间的,法律不予保护,属于可撤销的行为,但是,依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履行的属于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年利率36%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请求法院撤销。

  • 正是司法解释对民间贷款的年利率为24%~36%之间模糊的解释,使得司法实践难以操作,可撤销的权利应当交由权利人行使,公权力不宜主动干预。主动履行予以支付,没有履行不予以支持,显然混淆了可撤销行为的属性。

单纯的自然人贷款公安机关不予受理,不等于民间借款不可以报案,以下情形公安机关应当受理,受害人也可以向报案:

  • 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一方或者双方是非金融机构,无论是否属于高利贷,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一方使用了非法手段索取债务,受害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机关认定债权人构成寻衅滋事应当特别慎重。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般来说,既然是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因此,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像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报案,他们一般会权当事人到法院起诉的。

到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应当到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法院起诉,如果在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则可以到约定的管辖法院起诉。起诉的时候准备几份起诉状(按被告人数+1准备),准备被告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以及必要的证据(借条、打款凭单等),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即可。

另外,现在大多数法院可以受理网上立案,当事人如果对电脑上网比较熟练,可以到管辖法院的网站上注册自己的账号,进行网上立案,这样更方便一些。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向公安机关报案?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以为民间借贷纠纷无论你怎么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受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向公安机关报案,债权人应该起诉于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曾联合下文,严禁公安机关受理经济纠纷案件。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应当起诉于人民法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予以调整。

公安机关是治安行政、刑事司法机关。

当事人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债权人依法将债务人诉讼于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不诉不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开庭审理并判决。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送达给双方当事人第二日起十五日内,双方当事人皆可以上诉于上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生效后,胜诉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以实现判决之内容。

【每日讲法观点】民间借贷纠纷一般不好向公安机关报案,除非符合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或者借贷行为涉嫌违法犯罪,比如常见的套路贷、高利贷、砍头息或者催债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为什么一般的民间借贷纠纷不能去公安报案?

民间借贷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资金融通行为,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般来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公安机关无权介入。

公安机关禁止插手经济纠纷,因此民事纠纷一般公安是不会介入的。

哪些民间借贷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民间借贷本身涉嫌违法犯罪

民间借贷如果本身涉嫌违法犯罪,比如借款人有砍头息、高利贷、套路贷等情形,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了。

(二)借款人拒不执行,情节严重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取得生效法律文书之后,可以向相关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在执行过程,借款人有能力履行,但是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严重,就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出借人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总结

公安机关原则上是不能插手经济纠纷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如果民间借贷行为本身存在违法犯罪的情形,比如套路贷、砍头息、高利贷等情节严重,借款人能提供相应证据或者证据线索的,就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介入处理。

另外,如果借款人在执行阶段,有能力履行,但是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严重,出借人有相关证据的,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于借款不还如何追诉起诉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