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是谁
仲裁裁决生效后,应向哪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要选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是选择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结果下来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一、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多久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
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当当地的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6个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 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仲裁裁决执行时效是多久?
1、根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当事人可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2、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年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同时,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4、因此,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法院一般应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毕。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两年内都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分为两种情形,第一,存在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情形,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是一年;
二,存在双方都是企业的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情形,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是6个月。
如果对方当事人不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仲裁裁决书,或者就劳动仲裁裁决书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书就生效。仲裁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等待法院判决结果后,才能决定何时申请执行。
仲裁被不予执行后为什么还能仲裁?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应当及时告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重新审理裁决后可决定是否开启仲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七条
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 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第七十九条
本法施行前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其他设区的市设立的仲裁机构,应当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重新组建;未重新组建的,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届满一年时终止。 本法施行前设立的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仲裁机构,自本法施行之日起终止。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仲裁的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是谁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