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不予立案

法律动态 2025-08-11 7
大家好,关于劳动监察不予立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劳动监察不予立案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后会怎么处理?
  2. 劳动监察大队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后会怎么处理?

劳动监察大队收到举报、投诉后有权利进行调查和现场检查,并在60个工日内做出处理决定。

1、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3、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4、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6、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8、对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事项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者诉讼的程序办理。

劳动监察大队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1、有明确的被举报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2、有具体的举报投诉请求事项、事实依据或基本线索,如具体的违法时间、违法行为、违法过程和结果等;

3、未超出2年的举报投诉期限;

4、举报投诉请求事项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

5、属于本级监察机构管辖范围。

投诉须知:

1、投诉者必须提供自已身份的有效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等)到投诉窗口登记投诉。若4人以上集体投诉,则应推举1—3名代表,由代表持全体投诉人员集体签名的代表推荐书进行投诉。

2、劳动监察实行属地管理,即县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县属用人单位和在县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工作。因此投诉者应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属本县行政辖区内企业,按照管辖规定进行投诉。

3、投诉者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投诉。以书面形式投诉,投诉材料应将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经过、时间、地点、有关数据、相关人证物证等情况叙述清楚。以口头形式投诉,则应接受监察人员详细询问,并在询问笔录上签字。

4、投诉者应当填写投诉书,填写准确的用人单位名称、地址(以工商注册为准),尽可能地提供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如果是建筑企业的劳动者投诉更须弄清所在工地的项目名称,项目经理与各层级包工头的承包关系,项目经理挂靠什么建筑公司,公司的行政辖属关系。

5、为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投诉者应向劳动监察机构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务工协议,以及能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事实用工关系的其他有关证据。

6、投诉登记后,监察人员将对投诉情况作初步调查核对,并视情况在7天内作出是否立案处理的答复。投诉者应随时按照监察人员要求补充有关材料证据。如建筑工地农民工投诉拖欠工资案,应当提供做工结算单据或工资欠条等,集体投诉还应提供全体投诉人员名单,身份证号,各人工作日期及天数,应得工资数额等。

7、投诉被立案后,监察人员将依据法定程序,对投诉者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对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会在立案后60个工作日内结案,情况复杂的案件可能延迟至90个工作日。

      劳动监察受理投诉的条件 

      首先要我们要有明确的被举报投诉单位信息;

       其次我们要有具体的举报投诉请求事项、事实依据或基本线索;

        还有就是要未超出2年的举报投诉期限;

         再则是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

          最后就是要属于本级监察机构管辖范围。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监察不予立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