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

法律动态 2025-07-01 6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解析:
  1. 肋骨骨裂工伤评级标准?
  2.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肋骨骨裂工伤评级标准?

关于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要根据肋骨骨折数来评判。如12肋以上骨折以上其属于工伤八级。具体如下:

1、十级级的标准为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2、九级的标准为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

3、八级标准为12肋以上骨折。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迅速确定工伤发生单位名称

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责任,基本上不可能主动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甚至百般逃避工伤赔偿责任。即使购买了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仍然需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也存在不会积极主动的去申请工伤认定的可能性。

2、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自己必须申请

不管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认定都是处理工伤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伤认定首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在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近亲属等可以在一年内申请。由于申请工伤认定有确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法院的支持。

3、调解需了解伤残级别和计算标准

协商解决多发生在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由于申报工伤有可能影响单位将来的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或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用人单位往往不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就直接要求协商赔偿数额,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为了使工伤赔偿早日处理完毕,也多采取迎合的态度。

由此可见,肋骨骨折与工伤鉴定标准是按照骨折根数确定的,工伤等级从8级到10级不等,如果骨折根数在12根以上的,通常是认定为工伤八级。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12个月的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和单位就此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还可以拿到一笔经济补偿金。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需要参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由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

根据我国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将人体的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针对肋骨骨折的具体分级如下:八级,12根以上肋骨骨折并后遗6处畸形愈合。九级,肋骨骨折12根以上,或肋骨部分缺失4根以上;肋骨骨折8根以上并后遗4处畸形愈合。十级,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也分为十级,需依据组织、器官的有无缺损和畸形,有无功能障碍、有无医疗和护理依赖、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工作和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当然,关于伤情的鉴定国内存在不同的标准,具体的伤情鉴定应咨询当地的司法机关,并由专业的机构完成。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杨志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