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政策(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政策文件)

法律动态 2025-07-02 2
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政策介绍:
  1. 现役转文职后可以调动吗?
  2. 文职调动和现役调动区别?
  3. 文职调动的原则?
  4. 现役军官转改文职怎么样?

现役转文职后可以调动吗?

根据《文职人员条例》规定:因工作需要,文职人员可以在用人单位内部交流使用;工作特别需要的,可以在本专业领域跨用人单位交流使用。

现有军队人员包括:军官、士官、义务兵、文职4类,这就是军队人员的“四剑客”。

截止目前,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均享受优惠政策,日常管理、考核制度和政策基本和现役军官保持一致。在调动问题上,也同样能够找到政策依据。

所以,理论上是可以调动的。

但是,实际工作中,文职人员调动,如果是本单位交流岗位使用,比如技术型干部暂时在行政岗位(管理岗位)上工作,本单位党委研究决定就可以;如果是跨单位交流,不同单位对于规定中“工作中特别需要”这一点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说白了,死扣条文,很多人达不到“特别需要”的条件,如果个人想要调动,除非过硬的、有效的“关系”对上对下一通协调,否则很难调走。

哨兵小虎第928条回答。

现役人员转文职当然可以调动。不过情况可能会不那么乐观。主要还是看转文之前的身份属性。 相对来说,转文之前是军官身份的难调动,而士兵身份相对好调动。

一、关于文职人员调动的规定。

根据文职人员条例,文职人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用人单位内交流使用,工作特别需要的,可以在本专业领域跨用人单位交流使用。

即明确了两点,

①文职人员可以在本单位内交流使用。

②文职人员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内跨用人单位交流使用。

二、军官身份转文职人员的调动。

干部身份转文职人员,分为两种情况:

①在本单位转文。

军官直接在本单位转文职,通常为军以上大单位。根据需求可以在本单位所属的下属单位进行调动。

②先调动到相应单位再退役转文。

军官在确定转文后,上级会安排一些预安置单位供选择,之后人到预安置单位报道转文,然后调动到预置单位办理退役手续。

此两种方法,在转成文职后,调动均比较困难。而且由于是委任制的任命,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调动仅能在本单位(军一级)内调整。如果想跨区调整,则难上加难。

三、士兵身份转文职人员调动。

士兵转文职与军官转文职的最大区别在于,士兵转文职多数为聘用制。而且岗位多为专业技能岗位。相比于军官转文固定的“委任制”编制限制,士兵转文的反而更灵活。

其转文职程序通常为,先在本单位退役后,拿到相应退役金,然后再报考本单位文职人员招聘或者参加全军统一招考。

报考本单位文职人员招聘,多指具有某项专业技能认证证书,且经过军以上机关的资格认证。而且专业技能岗位通常为通用类岗位。比如司机、库管、维修工等。

参加全军统一招考则更是具有优势,退役后再选择时,已经选定了自己钟意的岗位,也几乎不用调动。

四、双军队人员家庭。

夫妻双方同为军队人员家庭的,比如军官、士官、文职人员,可以申请到另一方的驻地,且原则上不受名额限制。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文职人员,就可以凑在一起了。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文职调动和现役调动区别?

一、定位不同

军队文职虽然也是军队的一员,但不是现役,和当兵不一样。而且军队文职岗位大多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发挥自身所长为部队的发展贡献力量,不会像现役一样可能“参战”。

二、工作时间

军队文职人员工作时间大多与当地一致。绝大多数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每周最多44小时。是当地生活常见的工作模式,比如上班下班。不像军人那么严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队和地方不一样。文职人员因战备需要值班等原因,休息时间不一定是周六日,但是可以调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军队文职管理起来比军人容易。

三、值班制度

军队文职人员不是现役军人,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有时承担少量的执勤任务,但通常不会承担战备或战斗值班等重要任务。这和文职人员的通勤制度有关,更重要的是文职人员的大部分岗位以技术为主。但是现役军人不一样,他们随时待命,时时刻刻都在岗。

四、早操训练

军队文职不会像现役军人一样每天早上出操,进行体能训练,当然也可以自愿参加军营的晨练。文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大多在早上8点,而军人一般是早上6点就出去演习了。

不过文职人员入伍后还是会参加一些必要的队列和技能培训的。当然不会像军人那样每天都进行,但是既然在部队工作,一些强身健体的行为也是值得提倡的。

文职调动的原则?

根据文职人员条例,文职人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用人单位内交流使用,工作特别需要的,可以在本专业领域跨用人单位交流使用。

即明确了两点,

①文职人员可以在本单位内交流使用。

②文职人员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内跨用人单位交流使用。

总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只转组织机制,不降待遇”。

还有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在列入退役的干部中选拔。转改人员要先确定退役,再选择转改。转改文职人员是退役安置的一种新方式,对转业干部来说是多了一种选择。

二是工作需要与个人自愿相结合。

现役军官转改文职怎么样?

这个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18年首批军官转改文职期间,我是切切实实陪家人经历,且再三考量后决定,接受这一新政,且落实相关手续。

其实,当年提出这一方案时,很多细节都是模糊且不确定的。做为尝试实行,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要不要或者能不能,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从上到下的探索,甚至包括新办法提出的那一批人。但正是这一步的推进,让现有部队体制有了鲜活的变化。

我结合当初决定时的分析,以及此时此刻真实的状况,从我感受到的利、弊两方面,说说看法。

转改文职后的弊端:

01、干部身份远去

军官做为一直以来还算不错的社会身份的象征,有着一定的社会认可度,而转文职就意味着以前的军衔将成为过往,立过的功、得过的奖只能留在当年,而现在的身份只能算是‘军队新职工’。

如果是军官,身份是有立法保障的,各项权利都有明文规定,就等于背后有了面坚强后盾。而转文职,就意味着少了这一层盔甲,既不是军官,又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三不沾地带,刚开始多少会有点不甘心和尴尬。

02、没有上升空间

做为军官,随着年限和要求的进一步符合,自然会有一个上升通道在等着自己,正常从军校毕业干到退休,不出意外的话,那时的级别不会低。而一但转文职,就等于这条路戛然而止。运气好点,在部门工作,最后还能得到副处待遇,就这,差不多也就到顶了,会让人有一种一眼到头的落寞感。

03、退休工资低,参照地方标准

如果以军官身份做到退休,那么退休工资是按在职时的100%全额发放,还有一笔不少的退休安置金。而转文职后,退休参照地方标准执行,那打折就不是一点两点了,关于有没有安置金,现在也不知道,所以综合看来,退休后的待遇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虽然有这些明显的弊端,但任何一项安排都有两面性,最终还要关联自己的真实期待和实际情况

转改文职后的优势:

01、稳定

比如我家人,当初也在犹豫是自主择业还是转改文职,但一番讨论和分析后觉得,还不足以有条件和环境让自己换个赛道。而同意转改后,还有可能去到更想去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这种确定感,对于价值观里‘稳定’特别靠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视的。

02、资源不会断档

有人说,自主择业工资不少,还有一笔安置费,多好!不上班也不会少一分钱,自己还能另外找一份工作。

的确,这是事实,也是很多人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因。但即使选择文职,只要留在体制内,关系层面上的人脉,不会因为你的选择而断联,而自主择业就等于你告诉身边人,我将离开了。社会上的人情关系网很多时候是靠岗位联系着的,大家都懂。

03、相对自主择业,同级别每月会多1000——2000元

我算了下,如果两个人条件都一样,一个自主择业,一个转文职,不算安置费,月工资到手,文职会多出1000-2000。很多人是很看重这个的,一次性补助通常用于投资或者理财,而每个月到手才能切实用到生活,而2000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04、以后各项待遇参照现役军官

虽说没了军官的身份,甚至是军服,但首批转改的军官,且目前在职的人,绝大部分待遇都参照现役,这就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呀!

后面会不会变动,我不知道,有可能会有变化,但目前知道的政策,也算是对首批自愿转改军官的鼓励了。

转改是机会也是挑战,是退出也是开始,毕竟未来的路还有几十年,如果职业的道路再无高峰可攀登,但生活、学习、兴趣都依然可以乘风破浪!

我转文职到院校半年了还不错,主要还是离家近了,心也安定下来了!现役转文职都是委任制的,可以干到退休,刚社招的合同聘用制不一样!也就是只有你才可以主动提出辞职,而单位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辞退你!但是刚转五年里你不能主动提出辞职!无论是转到武装部还是院校都是不错的选择,自由的时间多了可以多陪陪家人,委任制的政策也让你没有了后顾之忧!跟现役的待遇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只换车牌不换车,无非就是从橄榄绿换成孔雀蓝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