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证据的法律吗(中国有证据的法律吗现在)

法律动态 2025-07-03 5
中国有证据的法律吗现在汇总:
  1. 法律条文法律依据是证据吗?
  2. 法律是讲证据还是事实?

法律条文法律依据是证据吗?

一、法律条文要作为证据提供吗

  当然不是证据。不能作为证据提供,法定证据只有那么几种。

法律法规是用来认定判断证据的标准。本身不能作为证据。不然,按照证据规则,还得审查法律法规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而且还需要举证。这样可能就会牵涉出合宪性审查了、但是,涉外诉讼中,当事人对他国法律的主张,享有提出该法律的举证责任。

法律条文要作为证据提供吗

二、法律规定证人作证要有证据吗?

  收集证人证言的途径应遵循“询问证人”的程序。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但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不得另行指定其它地点。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1、它只是证人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阐述,而不是推测或分析意见;

2、证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外的人,所以,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证词更客观;

3、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感知或传闻情况的反映,所以,可能受到证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4、证人证言的来源和证明的问题范围十分广泛,是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一种证据。

 三、对证人证言的审查

  对于出庭作证的证人,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等双方询问,其证言经过审查确实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为出庭证人的证言宣读后经过当庭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在法庭审理中,应由提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先向证人发问;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询问证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则: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的事实相关;不得以诱导方式提问;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对于发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发问方式不当的,审判长应当制止。凡查证确属采用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不得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或定案的根据。

法律条文不是证据。

我国法律规定,证据是指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而法律条文是审判人员用来定罪和裁决的依据,因此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法律是讲证据还是事实?

法律讲的是证据,我国立法原则是,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在诉讼活中,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怎么样做到呢?就是用证据来证明事实和真象,而让法官采信你的证据,相信你提出的是事实。而不是用事实来证明证据,事实必须由证据说明,没有事实的证据不算事实!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

要以事实为根据就需要去证明事实的真相,这时候就需要证据。

事实不是大家所共知的,是需要证据予以支撑的。

因此,简洁的说也就是以证据证明的事实为准。

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据进行佐证。

在审理过程中,你没有足够的证据,法院是没有义务去帮你查明事实真相的。

证据就是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东西,说明证据是整个审判过程中最赖以生存的东西。

在诉讼过程中,凡是嘴说的,除了对方未给予否定,或者对方直接承认你所陈述的内容,这时口说的才可以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