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动态 2025-09-02 6
今天给各位分享民事调解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民事诉讼《调解规定》第13条调解协议中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 有证据证明民事调解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怎么办?
  3. 民事诉讼调解书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是如?
  4. 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机构有哪些?

民事诉讼《调解规定》第13条调解协议中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主要是指没有强制执行必要的情况,比如离婚、收养这种人身关系,调解的结果就是不离婚、不解除收养关系,这个没有强制执行的可能性。此外是当庭履行给付义务的也不需要调解书。这种部不制作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就是消灭了当事人的诉权,一事不二理。

有证据证明民事调解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怎么办?

民事调解书违法怎么办:可以不签字,也可以申请再审。调解协议是自愿达成的,在调解书送达当事人之前,当事人仍然有机会考虑是否接受。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由法院继续进行审理作出判决,所以不产生当事人对调解不服的问题,不允许当事人上诉。

调解书生效以后,诉讼程序也就随之结束了,当事人之间有关权利义务的争议也就确定下来,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事实对同一被告再次起诉。

民事诉讼调解书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是如?

如果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调解后不履行调解书所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仍然不履行,则可能被判罚款、拘留甚至被强制执行。此外,拒不执行调解书可能会对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产生影响,使其在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和挑战。

因此,当事人应该认真履行调解书所约定的义务,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机构有哪些?

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等。其中,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由政府设立的机构,负责协调解决民间纠纷;人民法院则是国家机关,具有审判权和调解权;仲裁委员会则是独立的仲裁机构,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进行仲裁。这些机构通过调解、判决或仲裁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解决纠纷的途径。

OK,关于民事调解法律规定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民事调解法律规定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