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状怎么写

法律答疑 2025-08-05 6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以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状怎么写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 不当得利起诉,原告该提供什么证据?
  2. 民事诉讼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起诉,原告该提供什么证据?

所谓的不当得利是指当事人因某种原因把不应该属于你的钱财给了或者是你拾遗的钱财。

象这种情况,原告首先要证明被告人的不当得利财物是原告的,其次要有证据显示不当得利的财物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原因、时间、地点、证人等证据。

比如,因银行工作人员失误而多给了你钱,你拾到的钱物拒不归还给失主,都属于不当得利。

民事诉讼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能够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获到的利益。不当得利,指无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到损失而得到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获到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到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获到,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做法;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大意、误解或犯错所导致的。

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民法中的专有名词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不过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更应当多多了解民事诉讼法中对不当得利的认定情况。因“事件”取得不当得利的情况。举例说明:因售货员误算少收价款,使买受人取得利益而使商店受损失的,也构成不当得利。

在本案例中,顾客是因为售货员的误算这一事件取得不当利益,顾客并没有通过自己实施某种行为而取得该利益,故这个案例说明,不当得利可以通过事件取得。

何为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取得了利益,而取得的利益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受损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的。

01

不当得利的主张时效

民法典规定,受损人在知道不当得利后,在3年时间内不主张返还不当得利的,就超过诉讼时效而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02

主张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

1、原物返还。如果得利方在受损方获得的不当利益是有形物,且在返还时原物存在,则在返还时原则上应原物返还。比如说不当获得邻居家的洗衣机,返还时将该洗衣机返还时即可。

2、金钱偿还。这种情况是在原物已经不复存在或者不存在原物时采用的返还方式。在原物已受损不存在时,返还的金额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为准;如果不当得利是是劳务等无形物时,应偿还劳务等的通常报酬。当然,如果不当得利的是种类物,如多取了银行的金钱,则只要返还等额的种类物即可。

OK,关于以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状怎么写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以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状怎么写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