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 被认定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生效,但双方无法就解除后果达成一致意见,发生法律效力吗?
-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为何有法律效力?
- 2025年民法典关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 合同解除后返还财产法理依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谢谢邀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尊重双方合意下做出的协议,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
2、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经济补偿金,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半年补偿半个月,超过半年,补偿一个月。上述约定有法律依据。劳动者在离职时可以主张自己的权益。
我是专职律师,专注法律问题解决。
被认定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生效,但双方无法就解除后果达成一致意见,发生法律效力吗?
你好!
你的叙述不太清楚。
什么叫‘’被认定‘’协商一致并‘’生效‘’?
被谁认定?如果是法院认定,那就是已经有了判决书或者是调解书;已经‘’生效‘’,那就是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了。
如果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或调解书拒不执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对生效的裁判文书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再申,但是不影响裁判文书的执行。如果再申法院决定提起再审,可以中止执行。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有:
当事人协商一致;
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
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一方迟延履行合同,在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一方迟延履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其他情形。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为何有法律效力?
感谢邀请
题主问题是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问题,简单分析一下:
1、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可分为协议解除和单方解除。协议解除,即劳动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单方解除即享有单方解除权的当事人以单方意思表示解除劳动合同。
2、协议解除也就是题主提到的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双方都是基于平等自愿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那么双方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集体、他人利益,当事人有权决定协议的解除。
2025年民法典关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那要看是哪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不归民法典管辖。归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需要支付员工补偿金。如果是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看理由是什么,如果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如果依据劳动合同法36条,40条,4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工作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可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合同解除后返还财产法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是: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关于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