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经济纠纷开庭的程序是什么
民事经济纠纷从立案到开庭结案,一般得多长时间?
要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得纠正一点,审限是从立案到结案的期间,你所表述的开庭结案并不准确,案件一般不会当庭宣判,所以开庭并不代表结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
因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所以不存在延长计算审限的情况,所以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案件的审限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审限计算
你的案件从2019年8月1日立案,审限从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正常情况案件顺利开展,案件应在2020年2月1日前审结。
但是审理过程中有多种情况是可以延长审限的:
一、如果被告下落不明,要通过公告的形式送达起诉状及法院文书,公告期间是60天,从公告之日起开始计算,这个时间是不计入审限的;等判决下来还要公告送达判决书,也是从公告之日起计算60天,同时要留出15天的上诉期间。不算其他情况,这类案件的审限至少要10个月。
二、如果诉讼过程中涉及的案件事实需要鉴定,那么鉴定期间也不计入审限的,鉴定一般应在收到鉴定申请15日内出鉴定结果,但复杂的最长可以延长到60日,如果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充材料,这个时间也不计算鉴定期间的,所以此计算,涉及到鉴定的情况,审限最少要8个月。
三、如果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那么从其提出管辖权异议到二审法院就管辖权作出终审裁定前的期间也是不计算审限的,从一审提出到二审作出终审裁定最第在两个月左右,所以涉及到管辖权异议的案件,审限至少要8个月。
四、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同意,还可以延长审限。
综上所述,如果你的案件同时涉及上述四种情况,那么从立案到审结至少需要20个月以上,也就是接近两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诉讼难,其实难的不止是收集证据,执行判决,耗费的时间也是很难度过的。如果一个民事案件不能在正常的审限内审结,一个人要花费接近两年的时间才能拿到判决,接下来还要二审,二审后还要申请强制执行,这些时间积累在一起,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起诉后好多年拿不到钱,实现不了诉求。
诉讼耗力费时,执行存在未知,但愿天下无诉,世人少些劳累!
民事诉讼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最大的区别是,简易程序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理,普通程序需要组成合议庭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从规定来看,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则六个月内审结,并且法院有权自主延长六个月的审理期限,所以一般可以到12个月。
当然,这些只是审理期限,还存在可以扣除审理期限的情况。例如,因被告无法送达进行公告,公告期限则不计入审理期限;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等法律规定的情形不计入审理期限,所以实际中从案件受理到最后判决,可能还会更长!
经济纠纷是先调解,还是先开庭,后调解?
你好,经济纠纷案件法院调解程序是第一审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它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
经济案件适用最多的是第一审普通程序.
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
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因此,起诉才可能引起诉讼程序,使诉讼活动开始.
起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诉权,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
如果您还有法律上的疑问,欢迎关注:法律在线询问 免费私信为你解答。
民事借贷纠纷开庭需要携带什么资料?委托公民代理人的委托书什么时间递交?可以开庭当场递交吗?
原告需带好起诉状,开庭传票,本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如有委托代理人要有委托书(可当庭提交),如没有提前交证据,要带好证据原件。
准备好充分的法律依据。被告需带上开庭传票,本人身份证明,如有委托代理人要有委托书(可当庭提交),答辩状,如没有提前提交证据,要将证据原件带上。准备好充分的反驳法律依据。关于民事经济纠纷开庭的程序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