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没有对保险熟悉的(法律有没有对保险熟悉的规定)

法律答疑 2025-07-05 2
法律有没有对保险熟悉的解析:
  1. 众安保险有法律保护吗?
  2. 买保险的钱法律上算存款吗?
  3. 保险的金融属性和法律属性?
  4. 保险指定受益人优先与法定受益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保险避债,避税的法律依据有是什么?

众安保险有法律保护吗?

当然。

在中国经营的保险公司都会受到保险法的保护会约束,不分合资公司,外资公司还是独资公司?

众安保险是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于2013年11月由蚂蚁金服、腾讯、中国平安等出资设立,总部位于上海,于2017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众安保险的产品非常不错的。曾经的网红产品尊享e生到今天为止,销售量都是非常不错的。保障责任全面,保费实惠。值得投保。

买保险的钱法律上算存款吗?

买保险的钱法律上不算存款,保险是一种商品,你买保险就是买下了这个商品,然后享受这个商品的用途和福利。你那买保险的钱就变成了商品。而存款呢就把钱放在银行,放一段时间后,钱比存进去时还多了,你可以随时拿出来花,或者继续存下去

保险的金融属性和法律属性?

一、保险的金融属性

“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保险业属于金融范畴。

保险的金融属性是指众多投保人以保险人为金融中介入,以保险单为金融资产、运用金融市场机制,相互融通补偿资金,从而使被保险人的资产得到保障的一种特殊金融方式。

保险的金融功能是保险金融属性的内在机因,它是指保险在聚集资金、金融中介、创造金融资产、高效营运资产等方面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与效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就有明确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制定。”

特别是在国家的一些大型基建项目上都能看到保险公司资金的注入,例如:京沪高铁的建设,中广核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等等。

二、保险的法律属性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法律意义上说,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即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以缴纳保费获取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保险人则有收受保费的权利和提供赔偿的义务。

保险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保险合同的产生,是通过保险双方签订保单的契约行为来实现的,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受到国家法律制约与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就是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的法律。

金融属性指的是它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保值增值的功能。而保险的法律属性指的是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法律关系,受到法律保护,保护合同双方的权益。

保险指定受益人优先与法定受益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保险避债,避税的法律依据有是什么?

无论是法定受益人,还是指定受益人,都应该尊重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意愿,法定受益人是“父母,爱人,孩子”三方平均分配。指定受益人是“具体的人”,是有姓名,有身份证号,有身份关系的,所以保险公司和法院,都有理由相信更具体的表达,也就是“指定”的方式,更能体现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真实意愿。

至于说避税,更多也是偷换概念。别说客户,就是很多整天把保险避税挂在嘴边的业务员,你问他是怎么避的,大部分也都说不上来。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所谓的保险避税,绝不可能是帮我们逃税漏税,所以不要动歪心。真正的保险避税,是两方面:

其一,在很多征收遗产税的国家和地区,后代继承巨额遗产之前是要缴纳巨额遗产税的,否则不能合法继承遗产,所以会给被保险人买一份死亡保险,如果一旦身故,保险公司理赔一笔巨款,这笔巨款理赔将会用来支付遗产税,从而可以顺利继承遗产。这是所谓的避遗产税,其实并不能算“避”。

其二,很多国家,会将客户买保险的支出划为税前列支,也就是说通过客户提供有效证明,买保险的支出可以不计入需要纳税的部分,从而实现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但并不是所有保险都可以。比如养老年金类的,可能年轻时购买保险的钱无需缴税,但老年领取的时候,还是要补交的,这就是“递延型”,好处是老年时收入会变低,所以缴税的金额也会较少。就非常划算。中国目前这种政策尚处在初期阶段,甚至是试探阶段,远没有成熟。

保险,确实有更高级的财务用途,但其基本功能,如保障,如养老等,才是最核心的功能。如果这些功能都利用好了,对于高净值家庭,可以用它再去实现更多的功能。但对于普通家庭,小老百姓,如果过于关注什么避税的用途,太滑稽了。

至于避债嘛,确实也可以,但也需要一些合理的设定,又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功能,就不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