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二审审理程序是什么
二审中书面审理的五种情形?
二审人民法院书面审理方式有几种
二审人民法院书面审理方式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基于此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二审的书面审理的有关情况,是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以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所以有的法院是开一个询问了解庭,来查清案件事实。
二审程序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3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民事诉讼法书面审理的情形包括了上诉理由不成立、原判决有误需要发回重审等。当事人提出上诉,向法院提交上诉状,由法庭决定是否受理该上诉,如果法庭认定该案件的事实在清楚,证据充分,不需要经过开庭审理也可以作出判决的,才会使用书面审理的方式对案件作出裁决,从而节约了案件的审理时间。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书面审理的程序?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书面审理是指第二审人民只就当事人的上诉状及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审理,不需要诉讼参加人出席法庭,而直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一种审理方式。能够适用书面审理的上诉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的案件。
如果有这两种情形之一的:
①当事人对原审人民认定的事实有争议的;
②第二审人民认为原审人民认定事实不清楚的。
第二审人民应当开庭审理,而不能进行书面审理。
书面审理其实是开庭审理程序的一种补充方式。一般存在于二审程序之中。书面审理并不是其字面理解的只看卷宗就得出审判结果。
一般书面审理,法官会先进行阅卷,然后询问双方当事人,询问程序会充分听取双方意见,需要勘察现场的也回去勘察年。然后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议庭合议得出结论。
民事诉讼案二审终审判决裁定了!不服,下一步应该走那一步司法程序?
二审为终审 唯一的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 途径: 当事人申请 审判监督程序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 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定 没有截止时间限制 一般的案子,不是社会重大影响的,不会启动的,爱上哪反应向那反应,
OK,关于民事诉讼的二审审理程序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民事诉讼的二审审理程序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