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类有哪些
- 民事伪造证据的认定?
-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需负什么法律责任?怎样举证和起诉?
- 被猫咬伤民事诉讼中需要什么证据?
- 民事诉讼毁灭证据应承担何种责任?
- 民事诉讼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属于什么犯罪?
- 民事诉讼中被告伪造证据怎么办?
民事伪造证据的认定?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伪造民事诉讼证据,并足以误导人民法院错误判决,此行为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规定: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需负什么法律责任?怎样举证和起诉?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轻则罚款,重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可以对其证据进行质证,提供反证,反驳其证据。并可告知法律,对方的伪证行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她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一般针对虚假证据,主要可以通过对该证据进行鉴定(如笔迹鉴定、声纹鉴定等),来证明其为伪造。最后,如果还在原案诉讼期间,你只需对证据提出合理怀疑,并要求进行鉴定即可。如果原案诉讼已经结束。则可以根据时间提起上诉或者再审。
被猫咬伤民事诉讼中需要什么证据?
被猫咬伤的民事诉讼,从受害人(原告)的角度看,需要以下证据:
1、证明动物加害的行为。动物的加害行为可通过证人证言,公安机关的报案书,当事人陈述等材料综合加以认定。
2、自己所受损害的事实。医疗费可通过病历、医院的发票等综合加以认定。交通费可通过交通费发票或实际发生的情况加以认定。误工费可通过住院的天数加以认定。
3、证明动物的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己的损失是由动物的侵害行为造成的。如是由于受害人的重大过失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扩大可减轻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赔偿责任。如受害人被狗咬伤后出于自信而拒绝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带其注射疫苗或做其他消毒处理,导致其染上狂犬病,此时可减轻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赔偿责任。
民事诉讼毁灭证据应承担何种责任?
民事诉讼提交的证据法院不但会核实,而且应当经过法庭质证以后才能采信。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民事诉讼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属于什么犯罪?
我国民诉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伪证行为的责任及处罚,只有刑事诉讼中专门规定的伪证罪,主要根据情节轻重判断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在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伪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时,故意提供的虚假材料。
民事诉讼中被告伪造证据怎么办?
民事诉讼被告伪造证据怎么办
(1)如果还在原案诉讼期间,你只需对证据提出合理怀疑,并要求进行鉴定即可。
(2)如果原案诉讼已经结束。则可以根据时间提起上诉或者再审。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伪证行为的责任及处罚,只能参照这一条进行处罚。不像《刑事诉讼法》中专门规定的伪证罪。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类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类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