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买工伤保险发生工伤怎么办
用人单位没有缴够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怎么办?
一、首先确认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提供劳动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如用工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就需经用工单位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
二、向单位所在地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处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2、 工伤申请报告;
3、 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4、 伤者本人或家属提供的事发经过及身份证复印件;
5、 工作场地内受伤需提交两个旁证人手写的事发经过证明材料;
6、 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初诊病历、住院病历,属职业病的提供合法有效的职业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
7、 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注意单位联系电话,地址;
8、 相关事故的证明材料。
劳动者在上班期间或者上下班途中受伤,并不是所有情形都能认定为工伤。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三、向单位所在地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处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四、根据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人身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工伤赔偿。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程中受伤,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缴纳工伤保险,只要满足工伤认定的条件,都是属于工伤的。而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所有的工伤费用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前提是劳动者需要申请工伤认定,之后才能向用人单位索要赔偿费用。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时间.地点.事故原因.伤害程度)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理赔流程:
劳动者自受伤之日起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等级后再向用人单位索要理赔。
关于"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的问题?
谢谢《头条问答老师》邀请。
从法理上讲,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国家工伤保险中心将不承担法定赔偿责任。
于是,用人单位将按企业的内部规定办事。道理很简单,未缴工伤保险的本身就是用人单位故意拒绝缴纳员工的各类社会保险,就是在逃避社会责任。
假如企业一口咬定当事人未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又未缴纳各类社会保险,企业将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当事人也是只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
因此,任何人只要参加工作,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只要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手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否则,受伤的一定是当事人,这是不容置疑的。
对于此类问题,建议当事人依法向当地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别无它法。
管见了。
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只要在单位工作,遇到伤害后,无论什么情况,应该首先申请鉴定工伤认定。
有人可能认为没有交纳工伤保险,鉴定工伤没有用。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
我们国家有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规定。专门是为了保证工伤人员或者受到第三方伤害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救治。
单位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进行救治。如果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单位也要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和标准进行支付费用。
如果单位没有及时支付,职工及其家属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赔付。
工伤保险的先行支付效率还非常高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于三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或者第三人发出催告通知,用人单位五个工作日内不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就会先行支付。
工伤保险基金在按照规定先行支付后,会要求相关责任人偿还具体的应支付金额,申请法院诉讼并强制执行。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性化政策,希望我们能够运用法律的知识给我们带来便利。
你好!感谢邀请。
一、关于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
- 《工伤保险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因此,上下班受伤并不一定能够认定为工伤,仅在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时,才能认定为工伤。
- 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包括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责任,也包括交通事故责任无法查明的情形。
- 上下班途中包括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上,从事日常生活若需要的活动的合理绕行
二、工伤保险待遇由谁支付?
-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 由于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 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伤保险费的,职工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预先支付。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再向人用单位追偿。该制度规定较为超前,实践中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