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社会保险退休金怎么计算
个人交的社保退休后有退休金吗?
当然是有退休金可拿了,要不然大家交社保干嘛?自由职业者和企业里的职工的不同,在于企业职工有工资,而自由职业者自己做老板,没有所谓的工资,而且收入波动。
有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可能根据季节、时间、月份波动。
如果参加社保当地就是要求你按照平均工资去缴费,养老金也大体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去领取,所以计算相对来说简单。
自由职业者养老金如何计算?
自由职业者每年一般要交社平工资的20%。
大家注意,20%分成两份,其中12%进入当地统筹账户,8%进入你自己的个人账户。
这就和企业职工不一样了。企业职工自己交的全进个人账户,统筹账户由单位为你缴费。
作为自由职业者,没有单位,两个账户就都要自己缴费。
一般来说,按照缴费年限的比例去领。
比如,你交了15年,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就领当地上一年社平工资的15%左右。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一年交12%进入个人账户,交了15年,而每年按照15%去领取,相对来说,还是合适的,只需要12年就能领取自己进入统筹账户的部分。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新计算方法?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公式也是一样的,享受待遇的标准也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时上年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系数等因素来计算退休养老金。
只是纯灵活就业人员可能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项。
事业单位养老金个人账户怎么算?
事业单位养老金个人账户是根据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累计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个人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包括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部分。
2. 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进行计算,一般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
3. 根据个人实际退休年龄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累计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
4. 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有关,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政策和规定为准。
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算?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有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于此相对应,参保人将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也至少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一,个人账户储存额。
养老保险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本金,每年会产生规定的利息,本金和利息之和就是个人账户储存额。
关于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是: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2017年4月13日,《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出台,进一步明确:
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研究确定,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2016~2018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统一发布,分别为8.31%、7.12%和8.29%。
二,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实际上对应于参保人退休时的余命,即领取养老金的计划时间。退休年龄越大,基于人均预期寿命,领取养老金的理论时间越短,所以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国家对于计发月数的规定见下表。
在实践中比较常用的计发月数有,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55岁退休170个月,60岁退休139个月。
下面举个例子,演示一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过程。
某灵活就业参保人,2004~2018年按照社平工资100%的基数参保缴费,15年一共缴费100918元,其中60551元进入统筹账户、40367元计入个人账户。
则参保人2019年满60岁退休,其基本养老金每月为1280元。
退休基本养老金这1280元,是由基础养老金860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420元组成的。其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公式由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得到的。
这个例子中,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由参保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本金40367元和对应的利息18081元组成,一共为58448元。对应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查上表为139个月。所以:
个人账户养老金=58448÷139=420元。
关于本次个人交社会保险退休金怎么计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