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几种

法律观点 2025-08-29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劳动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几种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仲裁裁决认定的事实错误,法律错误如何救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都没有把事实错误法律错误作为理由么?
  2.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后,当事人可以起诉吗?
  3.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应该是什么案由立案?
  4. 劳动仲裁不予支持是什么意思?

仲裁裁决认定的事实错误,法律错误如何救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都没有把事实错误法律错误作为理由么?

仲裁裁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必然导致裁决实体错误,救济的措施就是以裁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纠正,依法公正作出判决。如果裁决虽然存在事实认定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但实体裁决正确就没有必要提起诉讼,因为没有实际意义,

调解、仲裁、诉讼是解决劳动关系、行政纠纷的三步历程。一切运作皆以法规为准绳、以可证明事实为依据。

您提出仲裁有误,说明纠纷的对方已经获得法律的支持。你可在时效内提出一次复议,若无果,只能是法律诉讼。

法规是透明的,关键是证据支持。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后,当事人可以起诉吗?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决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再次向作出仲裁裁决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4条规定,按监督程序继续进行处理。依据:《关于人民法院驳回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起诉有关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6]196号)规定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应该是什么案由立案?

执行案件,立“民执”字号,以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确定案由。比如,买卖合同争议,案由就定“买卖合同纠纷”。

生效的仲裁文书,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之一。仲裁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不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受理该执行申请,立“民执”字号,属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定情形之一的,被执行人可以申请法院裁判不予执行。

民诉法第238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不予支持是什么意思?

不支持申请事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你这个案件败诉了。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双方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会收到仲裁机构出具的劳动仲裁裁决书。在裁决书中,最后一部分会写到仲裁结果,即仲裁员对申请人申请的事项支持与否。

题主说“不予支持”,那么就是你的申请事项不被支持,你败诉了。你对裁决结果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劳动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几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