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构成要件有哪些
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这种防火的基本方法称为?
1、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基础,控制可燃物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不具备可燃物条件或缩小燃烧范围。隔绝空气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缺少助燃条件,也就是氧化剂。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使其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限制易燃物品的存放量,并且将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都要分开存放;及时清除滴漏在地面或污染在设备上的可燃物等。
2、隔绝空气如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品,将钠存放于煤油中,磷存放于水中;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容器、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
3、消除着火源消除着火源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不具备引起燃烧的火源。。如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照明,严禁吸烟或穿带钉子的鞋;接地防静电;安装避雷装置防雷击;在可能由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着火的场所使用防爆电器设备,如防爆灯;隔离火源、控制温度、遮挡阳光等措施。
带电作业中为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应满足哪些条件?
①工作中应有专人监护,使用的工具必须带绝缘柄。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②工作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低压接户线工作时,应随身携带低压试电笔。
③高、低压线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用防止误碰带电高压线路的措施。
④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屏护措施。
⑤上杆前应分清相线、零线、路灯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相线,后断零线。搭接导线时的顺序与上述相反。不准带负荷接线或断线。
⑥人体不得同时触及两根导线、带电部分只允许位于作业人员的一侧。
⑦在变压器台装有闭式刀闸的杆上拆、搭接户线,应指定熟练工人操作,并应与高压带电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⑧在带电的电度表和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工作时,要检查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原接地点应可靠。断开电流回路时,应事先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专用端子短路,不许带负荷拆、接表尾线。
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设置;
2、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只有当面积小于200平方米时可以设置1个安全出口。其中,公共娱乐场所大于50平方米的应设两个出口;
3、建筑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米,行走距离不大于45米;
4、公共场所内的营业厅、观众厅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室内直通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3米;
5、公共场所内的营业厅、观众厅等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
6、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门口内外1.4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台阶;
7禁止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影响安全疏散。
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及要求
1、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
(2)、设置在疏散走道上,间距不应大于20米;
(3)、设置在袋形走道上,间距不应大于10米;
(4)、设置在走道转角区,间距不应大于1米,并安装在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2、应保证疏散标志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并使人员在走道的任何位置都能看见和识别;
3、应保证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清晰,不被遮挡。
三、应急照明的设置及要求
1、下列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1)、商场、市场、歌舞娱乐放映等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的营业厅、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3)、建筑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避难走道、避难间。
2、应急照明灯具应安装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
安全出口是指符合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搬出贵重物资,减少火灾损失,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设计足够数目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在安全技木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构成要件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