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程序

法律百科 2025-08-18 5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程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劳动仲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申请?
  2. 什么情况要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申请?

劳动仲裁,是一种在员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法律介入的渠道,也是为了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之一。从员工角度讲,遇到什么样的具体情况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呢?

1.遭遇非法解雇,2.拖欠工资,3.工伤不处理,4.超时加班,且不支付加班费,5.工作环境恶劣,可能损害身体健康等等,总之一句话,凡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经劳动者提出但没有结果,双方又协商不成,那就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街道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求得通过法律介入解决问题。

在劳资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劳资双方都有权申请的。只是作为劳动者因为是弱势群体,受到侵害的时候更多,所以大多是员工要求仲裁。

当合法权益被侵犯时,首先还是要协商解决,只有在反复协商仍不能调和时,才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也会先要求双方庭外和解协商。

所以,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又不能协商解决时,才能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仲裁是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仲裁机构裁决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与约定事项不一致时,经劳动者个人与单位多次协商没有达成一致解决意见时,劳动者个人或单位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裁决

申请劳动仲裁情况如下:

1、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之间,因与劳动有关的权利、义务、问题引起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可申请仲裁。

2、当事人为中央和市属合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或所属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应到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与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和乡镇企业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或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到该单位(工商登记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劳动仲裁部门受理以下劳动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5、当事人申请仲裁须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领取、填写、并提交申请书。

6、申诉书要用钢笔填写,一式两份,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并注明填写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什么情况要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劳动争议的仲裁采用一审终裁的争议包括劳动报酬、工伤报酬、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8、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程序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