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赔偿是怎么赔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能要求赔偿吗?
用人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没和员工签合同,员工是可以要求赔偿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可以要求赔偿,在你进入公司的一个月内,公司没有给你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第2个月到之后的两年结束,你可以要求公司发放你双倍的工资。
正常是需要上劳动监察大队,或者直接找劳动仲裁提供相关材料,比如打卡证明,比如工资条等相关的资料,要求赔偿。
符合条件可以要求赔偿。
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单位应该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从入职第2个月起,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最长不超过11个月。但是具有以下两种情形时,是要不到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第一就是入值时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填写了入职登记表,登记表上有员工的姓名岗位,入职时间,工资水平。第二就是员工入职已经满两年。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付如何计算,包括奖金年终等费用吗?
你好,要想知道赔付二倍工资时的月工资中,包不包括年终奖,还请耐心看下去,最后我会告诉你答案,其实你这里面涉及到了三个问题。
其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其二,工资的组成问题。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的第三条、第四条规定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其三,每月工资的计算问题,也就是你想得到的答复。
通常仲裁委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会采用下列几种方式来确定工资标准:
(一)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标准的,按该标准执行。
(二)计算“二倍工资”时,通常会选择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应得工资,而不固定的年终奖、提成工资等一般不会做为未订立劳动合同二条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
(三)劳动者扣除加班费后的所得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按最低工资执行。
首先需要区分是:
1)公司提出签订,劳动者原因未签,公司不赔偿。
2)公司未提出的情况下未签。
以上两种情景,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就先按公司未与劳动者签合同来分析:
劳动合同法 第10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所以计算双倍赔付应当从第二个月开始计算,计算双倍期是一年。也就是说最多可以赔付到11个月的双倍工资。金额按照你合同约定的薪资来计算,不包括年终奖(这里其实是有争议的部分)因为按照工资条例中(工资包含了很多内容)这个就要看各地的地方政策,不同的地方会有所偏差。
要注意的是你提出的维权的时效,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个怎么理解呢 ?
就是用一种倒推法,整个赔付期是: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
如果你是2018年1月1日入职一直未签合同到2019年3月1日,你才提出维权。那么2019年1月1日开始到3月1日,这中间的两个月就要从2018年中扣除2个月的双倍月。所以就是本来是赔付11个月双倍,因超过时效,往前推算,只能申请9个月的双倍赔付了。而在这之前的将无法计算双倍,因已超出1年的时效。
大家对于仲裁时效一定要注意,因为直接影响到冲裁的胜诉。
公司没有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请问赔偿的工资标准是基本工资还是应发合计数?
首先,是基于什么赔偿。
一个月之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有11个月的工资是享有双倍赔偿的。
其次,离职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离职的话,用人单位是有问题的一方,需要给经济补偿金。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中第二条: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经济补偿金是根据劳动者在劳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超过半年,按照一年的标准赔偿。为满半年按照半个月的工资进行补偿。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十一条中规定:本办法中的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第二章第四条:工资总额是由: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关于本次没签劳动合同赔偿是怎么赔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