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有哪些
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书后,接下来需要准备什么呢?
首先,收到仲裁委受理通知后,要明白这只是仲裁程序的开始,仲裁审限开始计算,后续仲裁委会再通知开庭时间。
其次,在开庭前,如果你是申请人,需要积极准备、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仲裁主张。根据案件情况,有些证据不能自己调取的,可以委托律师。
最后,如果你是被申请人,需要准备答辩意见,及提供相应抗辩的证据。
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书后,接下来需要准备什么呢?
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这只是劳动仲裁的启动程序。对于申请人来说,立案受理之后更多的是等待仲裁委的通知。一般来说,仲裁委会将仲裁申请材料送达给对方,并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并通知双方仲裁开庭时间。
对于申请人,这个时候可以准备仲裁开庭的工作。这个方面主要还是证据层面。根据自己主张的诉请以及事实理由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正常立案时会提交证据,但这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查收集其他证据补充提交)。另外,根据用人单位提交的证据及答辩意见,做好相应的质证意见及答辩,避免当庭慌忙而出现其他问题,或无法全面说明自己的观点。
准备劳动合同,招聘启事,带有公章的证明最重要,公司主管的签字与工作有关的可以,如报销凭证签字。工资卡流水清单这一个也最重要。带有公司公章的证明,如介绍信办信用卡用过的。工资条,纳税记录。可以要求公司提供职工工资纳税报表,且要提前知道是否有你名字,否则无用。有邮寄公司地址的且有你名字邮件,可购物记录截图证明。电话录音也要涉及公司名字,现在也可以打电话给公司交涉记得不经意的提到公司名字并录音刻录光盘。考勤记录工作牌证,在公司工作时视频照片。两个同事证人,证人要有劳动合同否则无用。你仲裁什么没说明白,这些是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越多越好,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者与单位产生了劳动争议,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提起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满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通知书,意味着你的申请得到受理了,进入了仲裁程序,接下来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应对仲裁了。
准备工作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仲裁的程序,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做到心里有底儿,保持与仲裁员的沟通,跟着仲裁员的节奏即可;另一方面就是要准备证据,围绕你的仲裁请求准备证据!
如果你的文化水平,表达能力,学习能力都不错的话,你可以自己做这些工作,参加仲裁,如果不行,建议还是聘请一名律师,维护自己的权益。
你好,收到仲裁受理通知书,即劳动仲裁委受理你的仲裁申请,接下来仲裁委会通知用人单位应诉,你方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委举证,即提交证据。同时仲裁委会根据进展情况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你方及用人单位,你需要在开庭通知书上记载的时间准时到达仲裁委,参加庭审。
劳动争议案原被告互相起诉怎么办?
法院可以并案审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互为原告与被告主张诉讼请求和答辩。劳动者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纠纷诉讼,用人单位作为被告应诉时,又以劳动者为被告提起诉讼。
法院可以将二个案件合并审理,一并作出判决。在开庭审理时合并答辩、举证、质证和辩论。
劳动纠纷在法院立案后,要多久处理呢?
《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案件的审结时间是45日。但是由于仲裁案件普遍较多,结案时间多长于45日。以成都劳动仲裁部门为例,各区仲裁案件开庭时间普遍是在申请仲裁之日后3-5个月,案多人少,再加之其他劳动部门为了避免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多让申请人将确认劳动相关问题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更是加重这一情况。
但是法律同时规定了“超期制度”,即劳动仲裁部门超过法定审限未审结案件的,申请人可向仲裁部门申请开具“超期未结案证明”,申请人可持该证明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
因为部分劳动纠纷属于“一裁两审制”(即劳动仲裁和法院一审、二审),所以部分申请人会选择开具“超期证明”,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可以节约部分程序上的时间。
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