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起民事诉讼程序的

法律知识 2025-08-26 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如何提起民事诉讼程序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2. 民事诉讼审计怎么审计?
  3.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4.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能否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社会组织章程确定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且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社会组织提起的诉讼所涉及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与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具有关联性。

第五条 社会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

民事诉讼审计怎么审计?

民事诉讼审计是指对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进行审计,以确定相关事实和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

审计程序包括收集和分析相关文件和记录、调查相关当事人和证人、核实财务数据和交易、评估证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等。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知识,遵循审计准则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独立。

审计结果将为法院提供有关案件的证据和意见,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缘由:

1、民事公益诉讼就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根据法律授权,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不受不法行为侵害而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法审判的诉讼活动。这里的有关国家机关其中就包括检察机关。

1997年,河南省方城县检察院以原告身份起诉,请求法院确认一起国有资产买卖合同无效,成功挽回国家损失,这个案件是公益诉讼之鼻祖。

2、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规定了公益诉讼,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更广泛的监督权力。其中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多起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和垄断的各类案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化。

那么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呢?

二、我们首先要了解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其实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公共利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排除单纯私利性,2.公共利益具有非营利性,3.公共利益具有持续的公共功能。

三、明确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后,我们就来看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列举了公益诉讼的范围,包括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由于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有个等字,随着公益诉讼的试点,如果将公益诉讼仅限于上述两类,肯定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是立法者的初衷。

就司法实践而言,现阶段我国检察机关推广的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除了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外,还包括国有资产保护,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涉及群众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严重违背社会道德、损害公序良俗的民事案件等典型公益受损案件。

您好,由于民事诉讼本来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诉讼,而公益诉讼只是一种授权性的诉讼,因此这种授权必须是法律的明确授予,即“法律规定的机关”是指法律明确规定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国家机关。在我国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机关很多,党的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与公共利益有关,显然党的机关、人大机关、审判机关是不能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如果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成为公益诉讼主体时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如果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在诉讼地位上,仍列为民事诉讼的“原告”。如果法律规定两者可以同时提起公益诉讼,两者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也可以作共同原告。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能否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题主想问的是故意伤害罪吧。区别是刑附民诉讼不收诉讼费,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缴纳诉讼费。

题主问起来附民诉讼的问题,可能是已经到了法院阶段,被通知可以提附民了。

刑庭和民庭设置不一样,举证原则、诉辩理由有差异,刑庭是“代天子讨不法”,以国家专政机器惩戒,绝对的力量压制。民事诉讼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注重当事人自治,有约定从约定。

不同律师建议你走不同的路径维权,我认为可能不是律师水平有问题,可能实践中审判原则不尽相同。各地对赔偿项目、标准,各行其是,有经验的律师根据当地审判政策来给出意见的。

一般来说,民事诉讼获赔能多些,附民诉讼赔偿少些。

比如,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视侵害行为影响而定,一般可以支持一部分。附民诉讼是不赔的。各地不同在于,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里,有的法院也是不赔,认为刑事案件已经判决,犯罪嫌疑人也付出了代价,应该与附民一样不赔精神损失费。有的法院就会支持。

所以,看当地审判政策而定,选最优解。

诉讼是法定程序,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项目审理。

一般说来,在侦查阶段和解出谅解书,得到赔偿会更多些。

如果性质不太严重的案件,事发后可以与对方沟通。不建议只通过民警沟通。民警可能说对方不同意调解,这不一定是当事人真实意思。有可能只是一时没转过弯来呢是吧。多做些弥补的尝试,改过自新,知错能改就好。

如何提起民事诉讼程序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如何提起民事诉讼程序的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