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立案条件规定是什么

法律知识 2025-08-31 5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民事诉讼法立案条件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民事诉讼法立案条件规定是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民事申诉立案最新规定?
  2. 一般民事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3. 民事诉讼立案要带哪些材料?

民事申诉立案最新规定?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原判决、裁定适用确有错误的;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无诉讼行业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一般民事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民事案件立案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
作为诉讼请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比如请求确认双方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公民失踪或者死亡;
(2)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比如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请求对方偿还贷款本息;
(3)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含义是指与起诉案件的诉讼标的有直接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利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

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原告发生了民事权益的争议。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只要求“有”明确的被告,而不论所列的被告是否适格,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在立案阶段,法院不进行审理和查明,因此,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付什么、反对什么、确认什么等应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事实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须向人民法院陈述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支持该诉讼请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实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说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发展、变更、消灭的情况及所持的观点、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至于原告的理由是否成立、证据是否充分、确凿,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不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起诉的案件应该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也就是说,应当属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对这一案件进行审判。另外,接收诉状的法院必须对该案有管辖权才能正式受理该案件。

民事诉讼立案要带哪些材料?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原告的起诉状和证据、被告的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法律文书(如合同、协议等)、相关证明文件(如房屋证书、车辆证书等)、诉讼费用等。

其中,起诉状和证据是立案的核心材料,应当详细、清晰地陈述事实和要求,证据应当真实、可靠、合法。此外,为了顺利进行诉讼程序,还应当准备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原告起诉状、原告身份证明、原告代理人身份证明、原告要求的证据材料、诉讼费用预缴证明、法律援助申请或者减免诉讼费申请。根据具体情况,还需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在提供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递交。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带齐以下材料:原告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诉状及其副本、证据材料原件及其副本、案件受理费的缴纳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以上材料都应当是原件和复印件,以备立案法官审核。其中,诉状和证据材料是立案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充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诉求和证据,以确保案件能够被顺利受理和审理。

关于民事诉讼法立案条件规定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