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没签辞职后如何赔偿

法律知识 2025-09-08 5
今天给各位分享劳动合同法没签辞职后如何赔偿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无理由随时辞职吗?法律依据是什么?有什么补偿或赔偿?
  2. 我入职公司近一年没签合同,但买社保,现在离职有补偿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无理由随时辞职吗?法律依据是什么?有什么补偿或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长不超过11个月。


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可以主张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在劳动关系成立一年后,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辞职,答案是肯定可以的。而且如果是因为单位有过错,导致劳动者离职,是可以向单位主张经济赔偿金的,具体的数额根据工作性质,当地工资标准和其他情况进行主张。

根据本人的执业经验,在主张双倍工资和经济赔偿金的时候,劳动者需要保存好自己工作的证据,诸如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明细、工作照片及工作群的记录,都可以证明你的工作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提供不出书面劳动合同,又无法证明已经要求员工签订合同(员工原因未签订)的,应该承担如下责任:

1、自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双倍工资;

2、自入职之日满一年,视作为双方有无期限劳动合同关系,无法终止劳动关系;

所以,用人单位特别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一定要注意记得与入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员工有特殊原因无法书面签订,必须要留有相关证据,以防双倍工资及无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

员工在用人单位未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至于是否追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员工自己酌情考虑吧。

辞职,当然是可以辞职的。

辞职表明是员工一方的原因要解除劳动关系(即使没按照规定签署劳动合同,也存在劳动关系,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

这不等同于辞退。对于辞退,国家有很多规定和政策,要求用工单位进行赔偿。

而辞职通常是没有什么法定的补偿和赔偿的。


题主又讲是无理由的、随时的辞职,如果因为你的辞职可以直接的导致公司的损失,公司还可以向你索赔。如果在工作期间有培训,辞职人员还可能要赔付已经使用的培训费用。

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首先要跟用人单位协商,而且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这是正常的流程。

当然,如果满足第三十八条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申请补偿金

在实务中,如果你能证明是公司逼你辞职的,也就是“被动离职”,那么也可以申请补偿金。

题主所说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通常情况下不属于第三十八条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补偿金怎么算

如果你是根据上边说的第三十八条辞的职,或者是跟公司协商好的辞职,那么可以获得赔偿,计算方法如下: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还有啥能索赔的

用人单位应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如果不签,那么每月发二倍工资。

所以在离职时,如果你这段时间都是领的正常工资,可以要求公司补发一倍。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我入职公司近一年没签合同,但买社保,现在离职有补偿吗?

恭喜你,发财了!

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申请仲裁:以公司未与你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到现在(一年内)双倍工资赔偿,即每个月发两倍工资!

仲裁需提供你在公司上班的证据:工资卡、社保缴费记录、排班表、考勤记录等!

希望我的回答可帮到你,若需帮助,可关注十私信!

很明显,相对于很多没签劳动合同的公司,您算是幸运的,至少公司还给你买社保。

一个不签劳动合同的公司会怎么做?

如果一个公司不准备签劳动合同,那么社保公积金是铁定不会缴的,工资发放只会通过现金而绝对不会通过公司账户发放。总之,就是不想让员工获得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你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这些。

一、你公司给你缴纳社保了,这是你最有利的证据。社保缴费清单,自己可以直接可以在手机app下载到,或者直接去社保部门打印。

二、看每月工资是否是公司账户发放的,如果确定是。拿银行发放的工资流水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基本上劳动关系的认定没问题了。这个也是为了证明你的工资额度,用以计算公司给你补偿的计算基数。

三、其他工作记录、公司通知、考勤打卡等等此处就不说了。

这个时候你主动离职有什么补偿?

一、因为公司给你缴纳社保了,假如工资发放也没什么问题,那你现在没有被迫离职的理由。因此,自己主动离职,是没办法拿到经济补偿金的。

二、因为公司没有和你签订劳动合同,且你能证明劳动关系,那么你就可以拿到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自入职满1个月开始,公司若没签合同,直至工作满12个月,这期间的11个月,公司需要支付员工双倍工资。那么只需用你的入职月数减去一个月,就是公司要补给你的双倍工资差额(不是说双倍工资吗,为什么是差额呢?因为这期间公司每个月有正常发了一倍工资给你,所以公司只需要再发剩余一倍工资给你即可,这就是双倍工资差额)。

针对你的情况,既然证明劳动关系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但公司也肯定不会主动给你这个双倍工资差额,所以还是得要通过劳动仲裁才能拿到。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签合同要么是公司默许的惯例,要么就是HR的重大疏忽。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公司没和你签劳动合同,你都可以索要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中的责任

1、劳动合同的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你入职近一年没签订劳动合同,说明还不满一年,即公司从你入职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要付你双倍的工资。

例如,你的工资每月6000块,你工作了11个月,那么公司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按每个月12000支付你工资,即额外支付金额为:10*6000=60000元。

索要双倍工资

如果你离职想要得到双倍工资,你提前一个月提交离职报告,并注明离职原因为“公司未依法签定劳动合同”。虽然公司依法给你缴纳了社保,但这并不妨碍你主张双倍工资的权利。

办理了离职手续后,可以先和单位协商双倍工资的事,能协商好的就不要去申请仲裁或者打官司,哪怕协商得到的工资可能会少一些,一方面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另一方面是仲裁或者打官司的时间成本太高,就算最终赢了,除去你的时间成本还有花费,最终得到的还不一定有协商下来的多。

我以前有个朋友,试用期6个月,一直没有签合同,第六个月的时候公司就以他试用期不合格为由,提前三天通知他解除劳动合同。后来他不服,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以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仲裁,请求支付5个月双倍工资以及半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共计38500元(工资7000)。

申请仲裁后,仲裁委员会联系他先和公司协商,协商后公司只愿意补偿10000块,后来他不愿意,坚持仲裁,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仲裁赢了,他要求公司支付38500元的请求得到了当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但是公司不服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打官司,过了半个月左右才开庭,因为证据确凿,很快就判了,这次公司没有继续上诉,不过却拖着迟迟没有支付,后来朋友不得不去法院请求强制执行。

这个事情前前后后经历了差不多两个月,他在那没有住处,只能每天住酒店,在外面吃。两个月不到,住宿、吃还有其他费用前前后后花了10000左右,扣除下来只有28500,比协商下来的10000多18500元。从短期来看,最终比协商的多了18500,多了差不多2倍;从长期来看,这两个月他一直没法找工作,因为打官司的原因,也影响了他的求职,时间成本以及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这个得失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所以有时候不能太贪心,要懂得取舍。

我是@HR花间隐虎 专注职场知识、经验分享,关注我,帮你解答职场困惑。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合同法没签辞职后如何赔偿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