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贷上门讨债的法律(关于网贷上门讨债的法律规定)

法律知识 2025-07-07 1
关于网贷上门讨债的法律解析:
  1. 上门讨债法律新规定?

上门讨债法律新规定?

国家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依法上门追讨债务是不犯法的,但如果通过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非法拘禁债务人等的暴力手段讨债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在上门讨债的时候必须要用合理的方法。

借款的时候对方为了保障自己的债务能得到实现,常常会让债务人登记好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家庭住址等信息,债务到期未还款,追债人就是上门去要债。无论是采用暴力的讨债方式还是采用法律手段,所欠的债务均是要还,只是还款的方式不同,法律的方式解决只能降低还款利息,该还的本息也不能避免。不过讨债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方法是违法的:

1、未经借款人本人允许,拨打借款人通讯录内的亲人或者好友电话并进行多次骚扰;

2、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

3、借款人逾期后每日催收电话超过3个以上;

4、借款人逾期后催收来电不在时间段;

5、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

6、到借款人家里或工作单位催收导致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

7、逾期后逾期费高于银行规定逾期利率;

8、采用诱导方式让借款人去其他平台借款归还本平台借款;

9、采用非法软件短信电话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

10、冒充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债权人为了讨债殴打、恐吓债务人及其家属的,属于故意伤害罪。

11、债权人未经债务人允许私自拿走债务人的财物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以讨债为目的,强行侵入欠债人家里讨债,钱不到手就不走的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13、把欠债人关起来,迫使欠债人家人拿钱赎人的行为是违法的。

根据2025年的贷款逾期新规定,没有委托书的第三方上门催收,属于寻衅滋事,敲诈勒索。

在催款手段中,最常见的是邮件轰炸、电话轰炸、律师信件伪造、法院发票伪造等。这些催款方式实际上涉及侵犯市民的人身自由、名誉权、伪造印鉴等。根据国家规定,这些催款方式也是违法行为。

所谓的非法胁迫,其实就是对债务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身体伤害或精神伤害。比如催收人员对借款人进行威胁、恐吓,限制人身自由,还包括在网络上上传债务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手段也是软暴力催款,2025年3月被列入刑法。

暴力催款主要是对借款人的身体和其他地方造成侵害,如殴打他人等。只要借款人认为自己遭到了暴力催收,都可以选择直接报警,采取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除了形式诉讼之外,若想维权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行为。

  一、上门讨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和解法:

  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调解法:

  债权人如果不想伤和气、结怨仇并迅速化解债务纠纷,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法: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迅速解决纠纷。

  4、诉讼法:

  债务纠纷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对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的案件,债权人就可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

  二、诉讼的优势在哪里

  (1)法院处理债务纠纷是最终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解决方式。

  (2)诉讼时限受法律的严格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诉状或口头起诉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审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也可延长6个月;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当事人须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法院判决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三、讨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个人借款可以约定无息借贷,但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经催告不还后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2、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法律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

  3、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确有保证意思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4、出现纠纷后双方要注意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