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开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有哪些
自己出庭应诉应该怎么样做?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最恰当不过了。
自己出庭应诉,一定是出于无奈,条件不允许聘请律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一点我理解你。
请律师打官司,有百利而有一害,百利就是律师的专业性,普通人无法取代,一害就是律师费昂贵,确实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
自己出庭应诉,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准备,准备,再准备。你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会在庭审、和判决中体现出来。
第一,去图书馆,去图书城,查询阅读一切和你案件有关的法律书籍,案例!做好摘抄笔记。送你一句话,看不进去时,枯燥烦恼,甚至剧烈头痛,一旦静下心来,看进去了,妙趣横生,趣味无穷。
第二,是我的必杀技,带好你的身份证,去法院申请旁听。熟悉庭审程序,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旁听到和你类似的案件,那你就胜诉一半了。(因为疫情原因,旁听可能有点小困难,之前旁听很容易)
还有很多窍门,篇幅所限,在这里不啰嗦了。
开庭时有律师还需当事人要发言吗?
律师肯定不愿意让当事人发言,但法官肯定希望当事人发言,所以好多律师是不建议当事人出庭的。
为什么不建议当事人出庭
1、有回旋余地
法庭开庭的顺序是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原告举证-被告质证-被告举证-原告质证-法庭调查-法庭总结争议焦点-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辩论-最后陈述。
这其中在质证环节和法庭调查环节,最同意问道当事人问题了。
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律师认为法庭调查的问题说出来对自己不利,可能会说:这事情我不清楚,庭后我了解后回复法庭。然后开完庭可以和当事人商量如何回复法庭,但如果当事人在庭上,就没有推脱的余地了。
2、当事人有时候听不懂法庭的问话
这个真的有,法庭问话的时候,肯定是希望当事人回答,因为法庭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最原始,律师回答是过滤后的话。
但有的当事人听不懂法庭问话的意思,要么说不到点子上,要么说的话会被法庭误解,从而形成对自己不利的印象。
3、法庭主持调解的时候,有的法官甚至会让律师出去
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不知道利害关系,有的时候就稀里糊涂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眼扫描认为,法官让律师出去,只剩当事人进行调解案件是有问题的,毕竟当事人花钱请律师,要为当事人服务的,你法官让律师出去,是有利于调解案件,但也可能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呀。
为什么需要当事人发言
1、在调查事实阶段
法官认为当事人最清楚事件发生时的情况,最有发言权,当律师想回答法官的提问时,法官会不让律师说话,就让当事人说。
所以当事人出庭,法庭肯定会让当事人发言的。
2、在调解阶段需要当事人发言
有的是因为律师没有特别授权,有的时候法官甚至会认为律师阻碍了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所以有的法官会让律师出去,单独给当事人调解,利用当事人害怕案件输了的心里,可能达成调解协议。
结语
作为有经验的律师,就不要让当事人出庭;实在非要出庭的情况下,也要和当事人预演一下法庭的流程,以及法官可能会问道的问题,让当事人心里有数,实在难以回答的,就说:我忘记了。
总之,当事人出不出庭,一定要站在对案件有利的角度考虑。
参加过很多次民事庭审的羊仔来回答😊
有律师,当事人能不发言,尽量不发言
有些当事人请了律师,但是还是不放心的参加庭审。遇到一些问题,非要自己说,但是说的却毫无逻辑,毫无重点。甚至和他的律师意见相左,产生分歧。大哥,你们要统一阵线好吗?在家都没有模拟庭审,或者拟个答辩计划嘛?
如果律师充分了解事情经过,并且专业的话,完全没必要让当事人说话,甚至当事人连开庭都可以不来。
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从来都让被告少说话,尽量不说话,我来说。我知道什么有利该说,什么不利不该说。
那庭审是否需要当事人发言?如果法官直接向当事人提问,他也不好拒绝呀。所以即便开口,也不应该多说,少说少错。
把专业的事情,让给专业的人做,你花了钱的。
曾经有一个案子,被告请了一个律师,我是另外一个被告的代理人,全称都是我在说,和各方协商,最后在我的努力下大家和解,法官都夸奖我业务能力不错。而另外一个被告的律师,自始至终就开口说了一句话,收了5000.
😉我作为功臣,口水都说干了,公司才发了我2000.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律师开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有哪些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