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案后还能追溯虚假诉讼吗

法律知识 2025-09-24 2
其实撤案后还能追溯虚假诉讼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撤案后还能追溯虚假诉讼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撤案后还能追溯虚假诉讼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提起虚假诉讼但在判决前撤诉了,是否还构成虚假诉讼罪?

提起虚假诉讼但在判决前撤诉了,是否还构成虚假诉讼罪?

依我之见:虽然在判决前撤回了起诉,但仍构成‘’虚假诉讼罪‘’。

为什么判决前‘’撤回‘’虚假起诉仍构成犯罪呢?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增加的"虚假诉讼罪‘’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从这一法律条文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犯罪侵害的客体一是妨碍‘’司法秩序‘’,二是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只要实施了捏造事实和实施虚假民事诉讼有妨碍正常的司法诉讼秩序的行为,比如提起起诉、诉讼保全、诉讼调解、法庭示证…等任一行为就构成犯罪,并不以是否实际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也不以嫌疑人是否实际谋取了利益为标准,也就是俗称的‘’行为犯‘’。

因此,在判决前撤回虚假民事起诉的前期捏造事实并提起民事诉讼过程中的起诉、示证丶调解等过程均已妨碍了正常的司法秩序,已构成‘’虚假诉讼罪‘’,至于‘’撤回‘’的行为只能认定为‘’犯罪中止‘’,依法可以减轻处罚而已,但并不影响犯罪构成。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见谅。

前言:《刑法》第307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程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1.虚假诉讼罪有两个前提:一是捏造事实;二是提起民事诉讼。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

2.虚假诉讼罪有两种情形。根据《刑法》第307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程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由此可知,虚假诉讼罪分两种情形,一是妨害司法程序,包括立案、庭前审查、开庭审理、采取有关强制措施、作出判决等,这种情况属于行为犯;二是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包括查封或扣押他人财产、导致他人无法正常经营、损害他人声誉或名誉等,这种情况属于结果犯。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必然会妨害司法程序,因此,讨论第二种情况,意义有限,关键是第一种情况。

3.只要启动了民事诉讼程序,就必然产生妨害司法程序的行为,因此,只要法院立案了,就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由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程序”这种情况,是行为犯,因此,妨害司法程序的起始时间就很关键。一般认为,只要启动了民事诉讼程序,就必然产生妨害司法程序的行为。因此,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决定立案的这一刻起,就代表着启动了民事诉讼程序,就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了。但是,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不符合条件、而没有立案的,由于没有启动司法程序,所以没有妨害司法程序,也就不构成虚假诉讼罪。

4.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前撤诉仍然构成虚假诉讼罪。但是撤诉行为可以理解为主动防止或减少严重后果发生,可考虑作为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撤案后还能追溯虚假诉讼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