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协议算劳动合同吗

法律动态 2025-07-20 11
劳动协议算劳动合同吗说明:
  1. 单位给上五险一金,是不是意味着就签劳动合同了?
  2.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与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有什么区别?
  3. 被国企录用了,说是合同工,是正式的吗?

单位给上五险一金,是不是意味着就签劳动合同了?

五险一金不是签订劳动合同后就开始缴纳,而是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报登记,自用工之日起缴纳。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一个公积金,“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入职,即你进入单位开始工作开始。

扩展资料

缴纳五险一金条件: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除公积金外均有法可依。

根据公积金提留是否为法律上的强制规定,可以将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此外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2、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既然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范围,员工就有权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

如果单位没有在职工试用期期间缴纳社会保险,可以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为职工补缴。一般应当在入职当月开始缴纳。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与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有什么区别?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与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区别有:

  1.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其劳动合同关系由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确定,此时的劳务公司只是相当于人力资源中介,单位付出部分费用委托人力资源中介招聘人才,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在此时属于同一个主体。

  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无直接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和劳务公司签订派遣合同,劳动者和劳务公司构成劳动派遣关系。

  2.工资发放和社保等关系不同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工资发放和社保由用工单位直接购买;

  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工资发放和社保由劳务公司购买,用工单位按照派遣合同每月将相关的工资发放给劳务公司,再由劳务公司发放给劳动者。

  3享受的待遇不同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劳动者直接享受用工单位的各种福利;

  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劳动者不能享受用工单位的福利,用工单位只需要提供适宜的劳动保护等;

  4.适用范围

  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直接签合同,可以适用于用工单位的各个岗位;

  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签合同,主要适用于用工单位的辅助岗位;

被国企录用了,说是合同工,是正式的吗?

国企员工一般有四种编制,每种编制的福利待遇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编制是公务员。这类人一般是国企的高层,他们一般都会游走在政商两界,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有着比较大的人脉资源和能量。最典型的就是国企一把手,很多高官都做过国企的一把手,他们享受公务员待遇,这种现象非常常见。

第二种编制是干部编制。在国企业算是混的比较好了,但是赶不上高层,他们一般只能在企业里混混,无法调到政界任职。他们的薪酬福利较高,和民企一样,职位越高薪酬越高,但赚钱能力是不如民企高层的。

第三种编制是员工在编。这一类就是国企的普通员工了,勤勤恳恳干活,想要当干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你在企业里混得犹如得水才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业编制,这类人享受事业编制待遇,工资不高,但各种保障较好,尤其是退休保障高出民企一大截,工作稳定,企业不能随便开除。

第四种编制是合同工。合同工比起劳务派遣和临时工要好很多,他们是和国企签的劳动合同,而劳务派遣则是和第三方平台签订合同,各种薪酬福利都是第三方发放。劳务派遣的薪酬福利要低得多,有需要的时候就过来干活,没有需要的话就不续签。

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相比的话,一方面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障会好很多,在企业没有遇到大的变故的时候,即使你表现平平也不会开除你的,但如果遇到经营困难等问题,劳务派遣和临时工是第一批被裁,第二批就轮到了合同工,而事业编制则不会被开除。

综上所述,你是合同工,正式员工肯定能算得上,但不是编制员工。各种福利待遇要差一些。但也不必过分的担心,因为国家一直在推动国企改革,很多国企会陆续转为合同工制度,也就是说未来国企的员工,合同工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