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需要请律师么

法律动态 2025-07-29 8
今天给各位分享民事诉讼需要请律师么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还需要律师吗?
  2. 要起诉又没有请律师怎么调取被告身份信息?
  3. 民事诉讼,我作为原告,在开庭时如果不出庭,让律师出庭,对官司有没有实质的影响?会不会对我不利?
  4. 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一定要是律师吗?

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还需要律师吗?

一、民事诉讼二审还需要律师吗

  1、上诉是否需要律师,由当事人选择,法律没有进行强制规定。

  2、对于一些法律关系清晰、争诉标的不大的可以不用请律师。争诉标的较大、法律关键复杂的最好有律师帮助。

  3、当事人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应付的也可以不用请律师。

  二、 民事案件可上诉几次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一般在一审后可以上诉,二审开庭判决后就是终审判决。只要判决没有发生法律效力,上诉的次数没有限制,但还是要符合我国的两审终审制。

当然有必要。

如果一审已经请律师的话,二审必须要请同一个律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了解案件的情况和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如果一审没有请律师,二审也是有必要请的,因为二审是终审,上诉到二审,一审的结果等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慎重起见,还是请律师更加专业。

除非你经济状况不许可,否则都是应该请的。

一、刑事案件二审对于哪些案件必须进行开庭审理的?

对于刑事案件,二审可以书面审理,也可以开庭审理,但是对于以下两类案件必须开庭审理:

1、经阅卷和调查认定事实不清楚的上诉案件。

2、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对于民事案件,二审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清楚等实际情况,选择采取开庭审理或者径行判决的方式。所以还是有继续请律师的必要的。

注意事项:

一审胜诉二审注意事项:需要针对对方的上诉状准备答辩意见。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要起诉又没有请律师怎么调取被告身份信息?

有三种方式可以调取被告身份信息:

一、在立案后申请法院调取。

二、在立案后,自己个人查询的话需要法院出具调查取证函。

三、如果是立案必须的信息,需要立案前调取,建议委托律师调取。根据法院关于诉讼立案的规定,原告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应该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包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登记信息等)。而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会对个人提供他人的户籍登记信息的。

聘请律师后,律师凭借律师证、授权委托书、律所介绍信可以调取对方相关身份信息

有三种方式:

一、在立案后申请法院调取。

二、在立案后,自己个人查询的话需要法院出具调查取证函。

三、如果是立案必须的信息,需要立案前调取,建议委托律师调取。

根据法院关于诉讼立案的规定,原告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应该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包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登记信息等)。而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会对个人提供他人的户籍登记信息的。

所以,如果在起诉时没有被告的身份信息,又没有请律师的,可以单独委托律师到公安查询被告的户籍登记信息。

在接受委托后,律师持委托书、律师执业证及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可以到公安机关查询得到被告的户籍登记信息,之后就可再到法院起诉立案。

民事诉讼,我作为原告,在开庭时如果不出庭,让律师出庭,对官司有没有实质的影响?会不会对我不利?

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在开庭时不出庭,让律师出庭,如果你对代理律师是特别授权的,则对官司一般不会有实质的影响,也不会对原告不利,但是,如果案情比较复杂,或你没有向代理律师交待清楚全部事实经过的,还是应该自己也出庭的。

具体是否需要出庭,建议在开庭前具体和律师详细协商确定。

另外,如果是离婚诉讼的,按照法律规定,原告必须本人出庭,不能全权委托代理律师出庭而自己不出庭。

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一定要是律师吗?

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不一定就是律师,还可以委托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关于本次民事诉讼需要请律师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