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的规定是什么
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样的?
法律对遗产的继承规定详细的继承顺序,对死者生前监管照顾送葬的叔叔,是否可以继承财产,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首先,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是高于法定继承的,如果死者留有遗嘱或者与叔叔签有遗赠扶养协议,在死者去世后,其叔叔就可以按照协议继承死者财产的。
其次,如果死者没有遗嘱或与叔叔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就按照法定继承来执行。
《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按照这条规定,死者的叔叔不在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继承人中,不具有对死者财产的继承权。死者是离异,其财产只能有其儿子继承,尽管儿子失联,但失联并不意味着他就失去了继承权。此时的叔叔只能是死者的财产代管人,并不是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如果死者的儿子尚在,死者的儿子出现后,有权向死者的叔叔索要父亲的财产。如果死者的儿子在死者去世后也去世,死者的财产将由死者儿子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最后,法律并未规定第三顺位的继承人,死者的叔叔不是第一、二顺位的继承人,并不意味着就无法得到死者的遗产。对于一切遗产纠纷的解决,最好还是通过协商。如果死者的儿子没有去世,对于死者生前监管照顾送葬的叔叔,可以通过协商获得一部分财产来补偿,或者要求支付一部分遗产的代管费用。如果死者的儿子也已经去世,且没有继承人的,死者的叔叔是可以因照顾送葬死者而获得死者的财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立了遗嘱的按遗嘱执行。遗嘱有公证遗嘱,律师见证遗嘱,自书遗嘱,口头遗嘱等。其中公证遗嘱法律效率最高。有多份遗嘱的按时间最后的为准。
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第一顺是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位继承,第二顺位不继承,无第一顺位的由第二顺位继承。对被继承人生前进行照顾赡养的可以多分。对被继承人有虐待,遗弃行为的,可以少分或不分。对伪造遗嘱私藏遗产情节严重的也可以取消继承权。
如果是死者生前立有遗嘱,其遗产有遗嘱继承人继承。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
如果死者生前未立有遗嘱,其遗产按法定继承,由其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死者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死者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死者子女的子女可以代位继承。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丧偶的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赡养义务,可以作为法定第一顺序人。
如果死者无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死者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我是执业律师,愿意回答法律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评论与互动,请给我多点赞。
《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被继承人死亡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只要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才可以继承。
如果第一顺序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已经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由其直系晚辈代为继承,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范围仅限于他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儿媳、女婿本没有继承权,但是丧偶的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的规定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