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认定的规定是什么
意外伤害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
意外伤害伤残鉴定,依据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鉴定结果分10个等级,其中伤残1—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5—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7—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赔偿包括,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等。
民法典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该解释明确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人身损害的赔偿数额确定。
2025年最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人损解释》主要的内容包括:权利义务主体、与工伤赔偿的区别、赔偿范围、赔偿标准、适用时效等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权利义务主体。权利主体也就是那些人可以在受到人身损害时依据该司法解释请求赔偿,主要包括受害者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义务主体是那些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实施侵权行为、与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具有因果关系的自然人和单位。
第二,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而如果是非工伤事故、第三人侵权、无偿帮工等不具有劳动关系、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在请求民事赔偿责任时参照使用《人损解释》。
第三,受到人身损害赔偿时,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损解释》对每个项目的具体计算方式、计算依据也一并进行了规定,其中人体损伤等级、伤残鉴定是影响赔偿金额多少最关键的因素。
第四,在损害赔偿支付的方式上,一般分为一次性支付和定期支付,具体依据赔偿义务主体的给付能力和是否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但对于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五,精神损害赔偿也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之内,但《人损解释》中并未有详细的规定,具体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第六,无论是发生在2004年5月1日之前还是之后的人身损害案件,只要是在该日期之后法院新受理的一审案件,均适用《人损解释》。但是在此之前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需要再审的人身损害案件,不适用该解释。
2025年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民法典规定,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的补助费等,但是必须是为治疗以及康复所指出的合理费用还有误工费。也就是说明显超出一般标准的费用是不能赔偿的。如果因为人身损害造成对方残疾,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一旦造成对方当事人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一般按照被侵权人收到损失或者因此获得的利益来赔偿,难以确定的协商确定。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认定的规定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