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刑事诉讼的律师

法律动态 2025-08-23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怎么选择刑事诉讼的律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刑事诉讼律师可以更换几次?
  2. 民事案件律师可以提起刑事公诉吗?
  3. 公诉案件原告有必要请律师吗?
  4. 刑事诉讼辩护律师 所在单位是否可以聘请?

刑事诉讼律师可以更换几次?

两次

刑事诉讼律师可以更换的次数有所限制。具体来说:

在一个诉讼阶段,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被告人家属,都只能更换两次律师。

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嫌疑人可以更换辩护人,这个阶段更换辩护人是不受次数限制的。只有到了审判阶段,为了防止审判活动的过分延迟,在开庭审判的过程中,更换辩护人不能超过二次。

法律允许非强制辩护案件更换两次律师,允许强制辩护案件更换一次律师。

民事案件律师可以提起刑事公诉吗?

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并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但就其解决的问题而言,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纠纷。

依照《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驳回后,完全可以单独就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诉讼。

公诉案件原告有必要请律师吗?

答:在公诉案件处理过程中,如果对方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原告是可以请律师的。

具体原因如下:

1、公诉案件是否委托律师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法律规定必须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委托律师或申请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只有被告人聘请的律师称为辩护人,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情况下,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请求赔偿,在提起赔偿的同时也可以就刑事部分发表意见并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如果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权对公诉案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其意见和看法有可能会影响到对被告人的量刑(如:要求严惩或谅解等)。

尤其对于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条件的案件,被害人可以就民事赔偿方面提起附带诉讼,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对于一些存在较大争议、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如果被害人不是很熟悉法律,还是有聘请律师的必要的。

公诉案件的“原告”是人民检察院,不可能是个人,不存在是否需要请律师的问题。公诉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存在是否需要委托代理人(律师)的问题。关键在于个人法律知识和素养是否能客观真实在表达自己意思,如果可以,就没必要,如果不行,只能委托律师。

刑事诉讼辩护律师 所在单位是否可以聘请?

可以聘请,但要经过被告人同意,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安排的人员,聘请律师是被告人的权利,如被告人自己不申请律师,司法机关也会安排援助律师,另被告人所在单位直接帮助被告人请律师也可以,但需要被告人或其近亲属委托书。

关于怎么选择刑事诉讼的律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