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合同纠纷如何选法院
合同纠纷仲裁好还是到法院起诉好?
起诉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理由: 仲裁是一裁终局,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裁决是即时生效的,当事人即使不服,也不能提起上诉。虽然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规定了,仲裁如果违法,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法院予以撤销或不予执行,但依照法律的规定,在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中,法院只能对仲裁程序进行审查,而不能对仲裁实体问题进行审查,只要程序合法,即使仲裁实体处理不当,法院也不能撤销;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虽然法院审查可延伸至实体问题,但这不是由审判实务部门处理,而是由法院的执行局审查,虽说同在法院,但不同部门之间业务是完全不同的,执行局未必对民事案件完全精通。 因此,从实质上而言,一旦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其实体部分即使有错,也几乎无法纠正。 而诉讼,依照法律规定,是二审终审的,即使一审已判决了,当事人只要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即是生效判决。也就是说,一个案件可以经过两次审理,如果判决有误,得到纠正的机会要比仲裁大得多。况且,即使是生效判决,当事人如果不服,在两年之内,还可以申请再审,虽然这不影响生效判决的执行,但如果生效判决也有误的话,至少当事人仍有希望纠正错误判决。 因此,个人认为,诉讼的可靠性远远大于仲裁。 另外还有一点,许多律师兼任仲裁员,而法官是不能兼任一审和二审的。。
合同纠纷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如果合同纠纷法院不受理,您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向上级法院申诉:您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诉,要求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以帮助您解决问题。
协商解决:您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解决,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寻求调解:您可以向当地仲裁委员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寻求调解,以解决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上述方法时,您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并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您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帮助您更好地解决问题。
合同纠纷法院一般怎么处理?
合同纠纷法院一般会根据合同的内容、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法院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调查取证,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院还会考虑合同的履行情况、违约责任、损失赔偿等因素,最终做出公正的裁决。如果一方不服判决,可以提起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再审。法院的目标是维护合同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平交易和合同履行的正常秩序。
需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1、案件的判决结果要看法律规定以及双方的证据。现在,尚未开庭,判决结果未出,不能判定法官的行为是否偏袒,您现在主要是对诉讼程序不了解,才会产生各种误会。
2、法官主动调取证据是法律法规允许的,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的,法院可以主动调取证据或应一方申请调取证据,并不属于偏袒一方。您如果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也可以申请法官主动调取证据。
3、立案八个月未开庭确实是不正常的,可以向有关机关反映。但如果被告充分利用了法律规定的程序,拖延开庭的时间,立案八个月未开庭是可能存在的。如果是被告利用法律规定的程序,与法官无关。律师就经常利用法律规定的程序,拖延审判的期限,以取得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4、被告就同一案件起诉原告,是正常的,可能属于反诉,也可能是另行起诉。
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
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纠纷常见的解决方式。但由于和解协议缺乏的法律约束力,有些人可能会出尔反尔,使和解结果成为一纸空文,延误了纠纷的有效解决。
2、调解。
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调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谅互让为原则进行。此方法解决纠纷的可能性较和解大一些,但由于调解协议与和解协议一样不具有强制性效力,也使得纠纷的解决难尽人意。
3、仲裁。
仲裁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以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居间进行居中调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可根据生效的仲裁协议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
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最后方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藉此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遇到合同纠纷如何选法院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