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条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动态 2025-08-25 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哪些条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一些知识,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 个人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2.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事项有哪些?
  3. 对生效的判决可以提出行政诉讼吗?
  4. 民事诉讼后可以再提起行政诉讼吗?
  5. 民事判决不是房产权利人,可提行政诉讼要求吗?

个人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一,必须符合原告资格:必须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

二,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是作出上述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四,在诉讼有效期间内起诉。

五,向人民法院递交规范的行政起诉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立案。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事项有哪些?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事项:(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五)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六)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九)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对生效的判决可以提出行政诉讼吗?

根据中国法律,对生效的判决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生效的判决是指经过上诉程序或者裁定程序,判决已经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后可以再提起行政诉讼吗?

关于当事人在民事案件终结后又提起行政诉讼,是否构成重复起诉的问题,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讨论,其是否还有具有可诉性。

1、对于争议事实已经实质审理,不得再次提起与生效裁判相违背的诉求。

如果争议事实已经经过法院的实质审理,但是该争议案件在实践中属于民事还是行政诉讼有争议的,该当事人利用该争议再次提起不同类型的诉讼,但是本质是对同一事实的同一诉求的,且被告同一的,应当认为其属于重复起诉。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征地补偿案例,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后,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当事人又提起行政诉讼的,属于重复起诉。

2、诉讼标的不同,不构成重复起诉

如果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起诉被告为民事行为的对方当事人,诉讼标的为民事法律行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被告为行政机关,诉讼标的为行政行为,应当认为不构成重复起诉。

民事判决不是房产权利人,可提行政诉讼要求吗?

表述不是很清楚。你是问经民事判决,确认你不是房产权利人,也就是说,在有他人与你发生房屋产权争议的情况下,法院没有把房产判给你,对此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如是这意思,那可明确回答你:不可以。行政诉讼是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是针对法院的判决及裁定。对法院判决不服的,通过上诉(针对未生效判决、裁定)、申诉(针对生效的判决、裁定)方式处理。如果是房管局裁决你不是房产权利人(这种情况既可能有争议对方,也可能没有,只是登记的事项不明),你不服,那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哪些条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