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与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虚假诉讼加诈骗15万数罪并罚会被判多久?
虚假诉讼罪,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若构成犯罪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诈骗罪,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同时,最高院在量刑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然后根据诈骗数额、次数和其他犯罪情节(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等确定基准刑;最后,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确定宣告刑。如果不构成犯罪,则无罪。
数罪并罚,总的原则是,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例如:虚假诉讼罪3年,诈骗罪4年,数罪并罚在4年以上,7年以下宣判。
至于你的个案,请你委托刑事律师为当事人开展辩护,个案细节不同,是否构成犯罪不好判断,量刑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你好,因为提供的信息有限,根据你提供的信息给出以下建议,虚假诉讼最高刑不超过七年。诈骗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量刑区间在三到十年,诈骗15万量刑在四年半左右。具体量刑还要根据犯罪情节、动机、是否有前科劣迹、认罪态度、被害人谅解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作揖][作揖][作揖]
虚假诉讼罪最新司法解释?
虚假诉讼罪司法解释: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虚假诉讼罪是结果犯,不是行为犯。不仅要有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还要有“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妨害司法秩序”,主要是指无端挑起诉讼,导致司法机关多次进行审理,或者调查取证,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甚至导致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一般是指造成对方当事人为了应诉而花费巨额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等,或者对方当事人因错误判决而造成生产经营困难、破产等。
虽然刑法规定了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又仅限于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虚假诉讼以双方当事人的恶意串通为前提。但是,刑法上的虚假诉讼罪,并不以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为前提。一方面,从刑法的规定来看,只要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就符合了虚假诉讼罪的行为要件。但这一要件的满足,显然不以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为前提。因为即使当事人之间没有恶意串通,一方当事人完全能够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在当事人之间没有恶意串通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不仅会妨害司法秩序,而且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换言之,不管是妨害司法秩序还是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都不以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为前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立案诈骗发现虚假诉讼,民事诉讼又在其他地方,该怎么办?
《头条》的法律类问题除系统筛选外,还应由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法务顾问)组织发布。
提问的人不懂很正常,“悟空”不能不懂。此题提问奇葩,让答题人“如坠云雾之中”,即使是“观音”、“如来”也难回答个“所以然”。
另建议题主把你所遇到的“立案诈骗”、“虚假诉讼”、“民事诉讼又在其他地方”等问题,反映给当地政法部门,或申请法律援助,或请律师。
凡眼看法~百姓视角~感恩关注!
OK,关于虚假诉讼与诈骗的区别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虚假诉讼与诈骗的区别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