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员工的补偿计入那个科目?
员工偷盗公司财物被开除,仲裁还要公司赔偿该怎么办?
法海一粟认为,如果在员工偷盗公司财物被开除后,劳动争议仲裁庭却还要裁决公司向该员工承担赔偿责任,那么,一定是公司的开除决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1、开除员工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开除属于行政处分,而实际上,就是公司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公司会因此向员工承担支付赔偿金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从法律上来看,公司要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法律依据。公司制定了关于因偷盗公司财物而解除合同的管理规定。该规定在制定时经过了民主程序即经过的员工或员工代表大会的讨论;该规定通过后已经向员工公布。
(2)事实依据。员工偷盗公司财物的事实有证据证明。
(3)程序合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前已经依法通知了公司工会或者通知了当地工会。
3、公司败诉的原因。因为题主没有说明公司败诉的原因,因此,这里姑且推测如下:
(1)败在没有法律依据。公司可能因为没有制度而败诉;或者虽有制度但是因为该制度的制定没有经过民主程序而无效,并因此导致败诉。
(2)败在没有事实依据。公司可能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员工偷盗公司财产的事实而败诉。
(3)败在程序违法。公司可能因为在解除时没有依法通知工会而败诉。
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是一门技术活;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掌握好这门技术而自食苦果。
法海一粟:运筹帷幄之中,决战法庭之上。
单位注销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5?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辞退赔偿是根据合同还是银行流水?
辞退赔偿不是根据银行流水,也不是根据合同!是根据离职前12个月实际货币性工资收入,来核算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应该是工资单上应发工资结算!不含税金,社保,公积金!
离职前12个月工资包含季度奖,过节费,加班费,年终奖,基本工资,各种补助,提成,奖金等等!需要把所有加在一起核算。
公司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首先,要弄清楚,公司为啥要辞退你?
根据《劳动合同法》下面7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是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不善需要裁员,由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者是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向裁员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由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里需要注意,是要由公司方面先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先说就不一样了);
4、用人单位没有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或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这一类情况下劳动者可主动提出辞职,以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5、如果劳动者因为非工伤患病,在医疗期结束后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或者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岗,还是无法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出离职,这种情况下公司也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6、原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降低薪资待遇和劳动者续签合同,劳动者可以不接受,结束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7、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数额,《劳动合同法》也做了规定:
1、按照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就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一年以下、六个月以上的按照一年计算;六个月以下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无故辞退劳动者的,需要支付上述经济补偿的2倍作为赔偿。
综合上述1、2条:
合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就职6个月以内算半个月,6个月以上1年以内算1个月。
违法解除合同,上述算出来的总和乘以2
3、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从上述案例来看,月度工资是5600月,12个月就是67200元,年终奖是13000元,总计全年收入为80200元,除以12,月平均工资为6683元。
如果正好是5年,应该补偿5个月,5*6683=33415元
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我
和你一起解析法律热点,学习法律知识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赔偿金的计算,应该是上一年度员工收入的平均值。上一年度员工收入指的是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及各种补贴,总之有合理名目发的钱基本上都是包含在计算范围内的。
拿问题中的例子来说,月度工资是5600月,12个月就是67200元,年终奖是13000元,总计全年收入为80200元,除以12,月平均工资为6683元。工作5年,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每满1年补偿1个月,不满半年按0.5个月计算,满半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如果正好是5年,是应该补偿5个月,5*6683=33415元,如果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你,就请你立即离职,那么还需要补偿1个月的待通知金给你,就是通俗说的N+1,则你的补贴总金额为5*6683=33415+6683=40098元。
如果公司没有合理理由辞退你,那么公司会涉及到非法解除,非法解除公司需要支付的是赔偿金,应该是双倍,也就是10个月的工资,如果是这样你的赔偿金就是10*6683=66830元。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有些公司会把补偿和离职当月的工资一起结算,担个税,这种方式是错误的,离职当月工资应该按正常工资计算,扣个税,但是辞退的补偿金则是免税的,要单独处理。另外,不是你每月拿多少就要补偿多少,你的月度工资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的时候,也只能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来补偿。
例如你月薪25000元,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为6800元,那你只能按照20400元来计算补偿。
所以挣的多的,也别想着趁离职的时候大发一笔啊。
看你的问题是三个的试用期,你工作的时间不长,就是打官司也没有多少赔偿,不如找个新工作好好工作更好,当然法律上的问题可以梳理一下,很多的回答都是为了流量,没有根据的瞎说。误人不浅。根据劳动法系和本律师办理劳动争议案件10多年的经验简要原则解答如下:
一、试用期,单位如果就证明劳动者不适合岗位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单位不需要向员工支付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
二、如果单位不能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属于违法解除合同,你可以要求继续上班或是要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你工作了三个多月,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最多可以得到一个月的工资。
三、如果不能接受单位的调岗位,你也不想辞职,只能等单位处理了。如果单位调整工作岗位的话还是比较麻烦的。你不去可能面临严重违纪。可以协商给你一些补偿,解除劳动合同。
我是@职场老刘 ,关注后可随时咨询职场相关问题。
因题主提供的信息比较简单,无法明确定性是否可以要求公司给予补偿或赔偿,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劳动者无过错性辞退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辞退员工是要给予补偿金的,如果是非法解除,那么就要赔2N,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赔偿金。这里的无过错性辞退,是指因公司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如公司经济性裁员或业务调整等,补偿的标准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赔偿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劳动者有过错性辞退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这种情况需要细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是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此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而且不需要给予经济补偿金,当然这种规章制度是要经过用人单位告知或者劳动者知情才可引用的,不然无效,还是需要补偿或赔偿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此条款中的重大损失没有明确界定,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合情合理进行约定。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影响,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这里的情况缺一不可,如根据此条款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事先有告知的证据。
4、劳动者以欺诈、隐瞒的手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学历,工作经历造假的情形。
5、劳动者犯刑事责任的。劳动者这种情况,触犯法律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企业需发解除劳动关系通知或公示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是属于用人单位应当赔偿的情形,劳动者可以采取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协商,如果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能认同的,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起诉。但在上述过程之前或之中,劳动者一定得要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在仲裁时或起诉时提供。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点赞、留言,关注后可随时咨询劳动法相关问题。
关于辞退员工的补偿计入那个科目?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