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受理等于立案吗

法律动态 2025-09-09 7
其实检察院受理等于立案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检察院受理等于立案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检察院受理等于立案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立案与受理的区别?
  2. 我收到检察院民事监督案件受理通知书是立案成功了吗?
  3. 立案受理什么意思?
  4. 抗诉受理是否意味着立案?

立案与受理的区别?

法院“立案”与“受理”的主要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立案:一般是公安局、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受理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进行登记,备案,以便侦察审理的活动。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

2、先后时间不同。

立案:立案在后,应该先受理。没有受理,只是审查,发现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可以不予受理。

受理:受理在前,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受案也就是受理,受理的范围要大于立案的范围。受理案件的范围大于立案范围。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等行政执法机关在审查举报、控告材料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侦查或者审判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根据各自管辖范围报告、移交和自诉。法院接受原告的审判请求。

刑事案件只要有人报案,一般只进行形式和表面的检查,判决将先行受理。但是验收后不符合备案标准的,不予备案。

我收到检察院民事监督案件受理通知书是立案成功了吗?

没有,只是受理,受理后要审查材料,符合立案条件的才会予以立案的。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

收到受理通知书不代表立案成功,但是是立案成功的前置程序,你进行申诉,检察院予以受理,然后向你发送受理通知书,说明已经接受了你的申诉,下一步将进行审查,如果发现申诉所涉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通过抗诉予以纠正的,依法进行立案,这才是立案成功了。

立案受理什么意思?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一般是公安局、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受理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进行登记,备案,以便侦察审理的活动。在此,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抗诉受理是否意味着立案?

是的

申请抗诉已经受理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前必须履行法院这边的程序,这是前置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抗诉,检察院在三个月内审查完毕并作出决定。如果当事人的再审已经合理的进入了检察院的抗诉阶段,那么检察通常会对抗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立案审查,并在三个月内对提出或者不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如果检察已经做出了关于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就不得再次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申请,即使申请了检察院也不会接受的。

不等于

抗诉受理不等于立案,一般是受理之后七天之内告知是否要立案。民事抗诉是一种诉讼行为,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是一种纠错机制;立案:立案在后,应该先受理。没有受理,只是审查,发现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可以不予受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检察院受理等于立案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