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诉讼时效分为哪几种

法律动态 2025-09-24 5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案件诉讼时效分为哪几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案件诉讼时效分为哪几种的知识,包括案件诉讼时效分为哪几种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 最长诉讼时效20年,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时效?
  2. 经济案件的诉讼时效?
  3. 法院怎么认定诉讼时效过期?

最长诉讼时效20年,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时效?

20年属于法律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不能延长,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

1.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特殊情况”。

2.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3.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诉讼:

1.定义: 其最初的含义是发展和向前推进的意思,用在法律上,也就是指一个案件的发展过程。 又特指法院主持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 2.简介: 中国大陆的诉讼程序一般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注意用词变化,两审不等于二审),分为一审和二审,但部分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如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诉讼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是指法庭处理案件与纠纷的活动过程或程序;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诉讼”一词是由“诉”和“讼”两字组成的。

“诉”为叙说、告诉、告发、控告之意,“讼”为争辨是非、曲直之意。两个字连用即为向法庭告诉,在法庭上辩冤、争辩是非曲直。

如果就“诉讼”一词从法律角度下定义,可以简要地概括为:诉讼就是国家专门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解决具体案件的活动。

经济案件的诉讼时效?

一般的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区别:(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之时为事由终止。

法院怎么认定诉讼时效过期?

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一个期间,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内不行使权利,诉讼时效过了以后,不再享有胜诉权。目的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的行使权利,从而使社会经济和法律等秩序能尽快处于稳定的状态。大圣下面对《民法总则》有关时效的关键条款作一解读。

《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1、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大圣解读: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不间断期间为20年。

2、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大圣解读:以分期付款为代表之类的债务诉讼时效计算方法,自最后一期履行期届满开始计算。

3、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大圣解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特殊规定:自法定代理终止开始计算时效。

4、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大圣解读:性侵未成年人的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特殊规定。

5、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大圣解读: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以期间届满为由要求返还。

6、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大圣解读:诉讼时效期间问题,除了当事人提出抗辩法庭可以审查外,法庭不得主动适用时效审查案件并在实体做出处理。

7、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大圣解读:诉讼时效中止的有关情况。

8、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大圣解读:诉讼时效中断的有关情况。

9、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大圣解读:上述情况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就是说可以一直主张权利。直到损害终止危险消除等。

10、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大圣解读:诉讼时效是法定期间,不可以由当事人自己通过合同或者其它任何方式约定。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案件诉讼时效分为哪几种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