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法律动态 2025-09-24 6
很多朋友对于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条件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法院已经受理的行政诉讼期间被告是否可以向原告要求听证?
  2. 行政诉讼可以要求被告承担诉讼费吗?
  3. 行政诉讼立案后法院要求更改诉讼请求是否合法?
  4. 依法行政的最高要求?

法院已经受理的行政诉讼期间被告是否可以向原告要求听证?

行政的诉讼法关于听证的规定是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应该是行政机关对案件已经调查终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行政机关通知当事人到场,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等事项。

行政诉讼可以要求被告承担诉讼费吗?

行政诉讼案件诉讼费由败诉方承担。原告起诉时可以要求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时,会判决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如果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会判决本案诉讼费由原告承担。如果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管辖案件,比如被告行政行为属于信访行为,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管辖范围,法院会裁定驳回原告起诉,并退还原告诉讼费。

我愿意回答社会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如你认为我回答的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评论与互动。

行政诉讼立案后法院要求更改诉讼请求是否合法?

  行政诉讼案件中并没有专门规定能否增加诉讼请求的问题,但是根据行政诉讼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规定,当事人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是可以增加诉讼请求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  第34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依法行政的最高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项要求对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合法行政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合理行政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3、程序正当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4、高效便民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

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6、权责统一

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关于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条件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