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

法律动态 2025-09-25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人力资源局管劳动纠纷吗?
  2. 遭遇劳动纠纷,劳动者应该了解哪些维权渠道?

人力资源局管劳动纠纷吗?

1.人力资源部是劳动争议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劳动争议的起因、证据等信息的采集并根据情况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2.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按照法定原则和程序处理本单位的劳动争议,回访、检查当事人调解协议执行情况并督促其执行。

3.调解委员会负责建立必要的制度进行调解登记、档案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

4.调解委员会由员工代表、人力资源部人员、管理者代表、工会代表组成。管理者代表不超过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一。

遭遇劳动纠纷,劳动者应该了解哪些维权渠道?

1、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拨打电话:工作所在地的当地区号+12333的电话进行投诉,咨询所要携带的相关证明资料,电话打通后,按语音提示和你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况进行操作。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日常也具有行政调解功能,是成功维权率挺高挺快。

3、对有关业务部门]拖着不办,可以向当地的负责纪检作风的行风办或效能办举报。或对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除此之外遇到困难,还可以到当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多管”齐下,效率效果会更让你更意想不到“惊喜”!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幸福。劳动者最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合法权益最应该受到保护。我国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劳动争议作出了明确规定。

劳动者遭遇劳动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应该坚持依法依规、有理有据,准备好充分的证据,采用合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法定维权渠道


我国劳动法对解决劳动争议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解决渠道。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维权方式。

一是调解。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劳动者可以到本单位的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人民调解,由调解员负责协调劳资双方的纠纷。如果企业没有设置这种调委会,可以到企业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或者县区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地方也没有成立这种,那么可以到乡镇街道或县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去申请人民调解,普通的调委会每个乡镇或县区都设有。调解的方式成本最低,当事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费用。在起诉或者仲裁前,都会进行调解。调解成功以后,达成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让调解协议书同法院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具有强制性,从而有效保护劳动利益。

二是仲裁。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人社部门设有专门的仲裁庭。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取证后,会依法作出仲裁书。仲裁书具有法律效力,对用人单位有法律约束力。

三是起诉。如果对调解或者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自己更倾向于到法院起诉,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其他维权渠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在维权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维权方法。

一是信访。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信访部门反映自己的诉求,或者通过拨打市长热线,网站留言等方式,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由政府派员协调相关部门处理。

我在乡镇工作时,经常遇到劳动者到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尤其是年底,农民工集体到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帮助讨要工资。政府也确实帮助很多民工解决了问题。

二是举报。人社部门对用人单位依法具有监管权。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人社部门举报投诉,由人社部门立案查处,并责令用人单位解决劳动者的问题。

三是曝光。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向知名的大众媒体和电视台、报纸等进行举报,公开曝光,督促企业立即整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要依法依规、有理有据,努力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

劳动仲裁的维权渠道主要有3个,包括劳动投诉,劳动仲裁,劳动诉讼。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劳动投诉,劳动者如果遇到劳动纠纷,比如拖欠工资、克扣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形,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投诉可以实名投诉也可以匿名投诉,实名投诉的可以要求劳动部门反馈处理情况。

劳动部门接受投诉后一般会向用人单位出具核查通知书、处理决定书、处罚通知书等。

第二,劳动仲裁,如果你对投诉结果不满意或者不想投诉的,你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受理部门一般为区或县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是注册资本较大的或者大型国企可能需要去市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劳动诉讼,劳动诉讼的前提是必须经过了劳动仲裁程序的案件(即劳动仲裁说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对劳动案件的仲裁结果不满意,你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或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是在县级还是市级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过的都在县级法院诉讼)。

所以,劳动纠纷一般是劳动投诉、劳动仲裁、劳动诉讼3种维权途径。此外,涉及未缴纳社保、公积金纠纷的还包括社保投诉、公积金投诉,其中社保投诉的受理部门为税务部门,公积金投诉的受理部门为公积金中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