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认可的解除合同方法有哪些(法律认可的解除合同方法有哪些呢)

法律动态 2025-07-10 4
法律认可的解除合同方法有哪些呢解析:
  1. 调解协议书有法律规定吗?怎么样可以撤销调解协议书?
  2. 求助法律大佬:带有欺诈性质的合同能否请求法院解除?
  3. 股权赠与有哪些法律规定?股权赠与合同可以解除吗?

调解协议书有法律规定吗?怎么样可以撤销调解协议书?

人民调解协议书一般情况下是合法有效的。但如果存在重大误解、胁迫等情况,也是可以起诉,要求法院判决撤销的。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求助法律大佬:带有欺诈性质的合同能否请求法院解除?

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合同的相对人具有欺诈行为,根据民法总则之规定,就可通过法院或是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的规定,“相对人的欺诈”是可撤销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其中包含二种含义:一是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二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且,只有受欺诈人才享有撤销权。虽然民法典在明年才生效,但根据《民法总则》的同条可以作为法律依据。

同时,《合同法》之54条对合同欺诈规定的更加具体。但在《民法典》的“合同编”中用第508条,把合同法中的无效、可撤销规定,与总则的第六章统一起来。换言之,适用总则编中无效、可撤销即可。

综上只要一方当事人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是隐瞒了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就会被认定为欺诈行为。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都是违法行为,属于可撤销的。

股权赠与有哪些法律规定?股权赠与合同可以解除吗?

股权赠与合同涉及到《公司法》以及《合同法》等相关内容。

首先能否解除的问题,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据此如果股权尚未形成股权变更登记或者说公司尚未将股东名册进行变更的情况下,那么赠与人有权利进行撤销。

此处的工商登记并非设权性质而仅仅是证权性质,所以工商变更登记不能够成为完成赠与的标志,而公司内部股东同意其赠与并将股东名册变更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实质上股权已经转移,据此赠与已经完成。

其次关于股权赠与当中涉及的公司人合性的问题,股权本身就具备财产性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将股权对外转让的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经其他股东,而赠与可以视为一种无偿转让行为,如果此时其他股东提出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那么该部分股权应当按照正常市价进行计算价值后,对该部分的价值可以由赠与人再行转让。

最后关于股权赠与过程中的纳税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于股权赠与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纳税问题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对此建议可以参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