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劳动关系需要哪些证据(确认劳动关系需要哪些证据和材料)

法律答疑 2025-07-15 1
确认劳动关系需要哪些证据介绍:
  1.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和证据?
  2. 工作名片、工作微信号、工作手机号能作为劳动争议的证据?
  3. 劳动纠纷的有利证据在单位那里怎么办?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和证据?

根据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事项不同,需要提交的材料和证据也不同。一般需要提交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或者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查询表、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考勤表、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书或者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意见书、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等证据材料。

劳动仲裁案件的立案条件是:

1.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3.有具体的申请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实际中,劳动者跟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收集以下的证据材料:

1、劳动争议申诉书;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5、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首先,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救济程序。

其次,劳动争议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劳动者身份证明、相应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工资发放情况证明(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单、银行流水、考勤表等)。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证据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工资条等。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工作名片、工作微信号、工作手机号能作为劳动争议的证据?

可以。

这几个证据也能证明你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1.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等。

2.工作服、出入证、厂牌、工作证、技术认定证书、专业证书年检记录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

3.工资单、工资收入证明、社会保险记录单、企业年金单、住房公积金单或其他工资发放记录等。

4.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

5.发表有自己作品的公司内部刊物、或者公司网站有关自己事迹的报道。

6.工作记录单、本人代表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客户业务记录等。

7.由公司签字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薪资确认书、调岗通知书、解除通知等。

8.公司发出的本人荣誉证书、奖状、惩罚通知单。

9.工作中来往邮件、QQ聊天记录、微信记录、工作安排短信记录等。

10.与公司领导谈话、工作情况的录音、录像。

劳动纠纷的有利证据在单位那里怎么办?

一、劳动纠纷的证据有哪些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因此,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保留有关证据。

1、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

2、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二、单位应该提供哪些证据

1、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用人单位应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在确认劳动关系争议中,用人单位负以下举证责任: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

3、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拒绝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5、发生工伤时,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6、主张加班费发生争议,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