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催款函EMS被对方拒收,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吗?
催款函EMS被对方拒收,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因为法律规定,如果起诉人以推诿、隐瞒、拒受或者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阻碍了被告接到起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书,造成起诉时效期间失效的,法院应当依照情况中止或者推迟时效审查期间。
但是,如果催款函EMS被拒收的原因是因为地址不正确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的,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断时效。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必要时征得律师意见。
20年最长诉讼时效能否中断?
20年最长诉讼时效不能中断。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债权债务纠纷是三年,在诉讼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无法参加诉讼,延长至不可抗力因素结束时再继续进行计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诉讼时效中断。但最长不能超过20年,所以最长诉讼时效没有中断。
催款信息对方不回,算诉讼时效中断吗?
1 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催款信息已经被对方收到但是没有回复,则不算中断;如果对方根本没有收到催款信息,则算中断。
2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催告后,诉讼时效期间自该催告发出之日起中断,重新计算。
但是,如果债务人对催告不作答复,且法律规定应当作出答复的,则不算中断。
3 因此,如果催款信息已经被对方收到但是没有回复,则不算中断,如果对方根本没有收到催款信息,则算中断。
但是需要注意,即使算中断,中断的时间最长也只有一年,如果过了一年还没有采取法律行动,则诉讼时效就算到期了。
算,催债短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是成立的。债权人向债务人要求偿还欠款,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即使对方没有回复,诉讼时效也应该从即日中断,之后要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起诉后撤诉,算不算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是否中断,有何法律依据?
答:诉讼时效中断,自撤诉之日起,重新计算。法律依据是: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是指诉讼时效在一定条件下被暂时停止,但两者有一些区别。
1. 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是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的期限。当诉讼时效中断发生时,诉讼时效的计算被暂停,重新开始计算。中断的原因可能包括被告向法院提起反诉、双方达成诉讼和解协议、起诉状被退回等。
2. 中止:诉讼时效中止的效果是暂时停止诉讼时效的计算,但不重新计算。中止的原因可能包括法院暂停审理案件、当事人申请调解、仲裁、调解等。
总的来说,中断会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期限,而中止不会重新开始计算。中断和中止的效果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停止诉讼时效的流逝,但处理方式和终止时效的结果有所不同。
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中断是指对诉讼时效的计算进行暂停,即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计算,重新开始计算。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中断通常发生在诉讼程序中的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提交起诉状、进行调解等。一旦发生中断,诉讼时效将重新计算,其间已经流逝的时间将被抵消,相当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中止是指对诉讼时效的计算进行中止,即诉讼时效停止计算。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的中止通常发生在诉讼程序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诉讼当事人死亡、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在中止期间,诉讼时效不会继续计算,只有当诉讼中止状态解除后,才会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简而言之,中断是对诉讼时效的计算进行暂停并重新开始,而中止是对诉讼时效的计算进行中止直至中止状态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