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民事二审很难改判吗
一般民事二审改判概率?
一般民事二审改判的几率不大,除非你二审时候能拿出来很过硬的证据来推倒一审的判决,要不然上级法院一般会为了维护下级法院的法律审判权威,再没有特别大过错或者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一般会尊重一审判决的。
如果上诉人没有新证据,改判的几率不是很大。
第二审程序是上诉人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确、合法,以上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程序,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使有错误的裁判在发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纠正的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的几率并不是特别的大,如果上诉人没有提交相关性的证据,改判的几率是不大的,而在民事诉讼过程当中,二审所作出的最终的判决是和有没有提交新的证据有直接的关联性,若是提交新证据可能会改判。
为什么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率很低?
一是审判主体专业能力大幅度提升。现在员额法官都是法本毕业且通过了司法考试,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系统,再通过五年法官助理经验积累,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均较上个世纪法官有质的飞跃。
二是法院多举措强化精细化管理。譬如有作者提到,有争议的案件随时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对审理周期过长的案件进行督办、对发改案件进行讲评甚至追责等等。同时,这几年司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推行的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等一系列举措,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对疑难复杂案件的管理。
三是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例如对一二审法院捆绑考核,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倒逼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加强业务指导,促进两级法院信息交流。
总之,法院系统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始终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摆在首位,尽可能减少发改,让人民群众少跑腿,以法官的辛苦指数换取当事人辛福指数。
为什么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率很低?
这种二审发回改判率很低的问题,确实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根据某法院的提示、提醒,二审法院发回改判率在5%左右,这样的潜规则指标,很容易造成一审案件肆意枉法裁判的行为,大家想一想,如果做不到案件“赢得有理”、“输的心服”,这个案件就有可能存在裁判不公的问题,如果把发回改判控制在5%左右,假如一审错案率在10%的话,其余5%的错案率怎么办?难道还要在增加当事人的诉累,通过其他的救济途径解决吗?
所以二审人民法院要必须摒弃这种发回改判率5%的潜规则,铲除官官相护的行为。防止“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的情形,这样不但符合有错必纠的原则,同时对一审法院公平公正的审理案件也有促进的作用(案件有问题私信我)。
天下奇闻罕见案例,演绎连环案中的案中案
1、被告上诉,二审全部推翻(我是原告)诉讼请求。撤销一审判决。让一个无效行政行为自始至终无效,重大且明显违法,涂改国土证办理不动产证。然而获得二审法院支持。其中因果关系非同一般,该回避的而没有依法回避…
2、一审原告起步錯,二审(我是被告)上诉,维持原判。离婚协议第二项存在重大明显瑕疵。再说离婚协议析产赠送子女交付为准,没有及时过户离婚协议赠送无效。但子女作为受赠与人因为不是协议相对方,仅为赠与条款的受益人,无独立的给付请求权,无权向赠与人主张权利。
3、上述涂改国土证恶意串通,哄抢房产。《房屋投资合伙协议》内容一致,就签名各异。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号诉讼涂改国土证办理不动产证,获得房产,那么3号案外人通过一系列变通主体资格诉讼,法院强制执行收回房子,同时冻结退休工资卡,下达限制消费令。请详3月12日《刚收到中级法院被告申请再审裁定书》不再重复陈述
2号诉讼请求配合案外人3号,为规避法院强制执行,履行义务职责所迫无奈之举
综上,三个案例的甄别。该维持原判不维持原判。该纠错的不纠错,这就是连环案中的案中案,让民事诉讼二审改判说辞确属罕见案例。
后记:从2018年收到法院传票,到目前为止产生法院案号17个。
民事二审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民事案件二审的改判概率有多大?实际上和我们个人的案子关系并不大。这是因为: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二审案件,人民法院既要查明事实,也要审查法律的适用是否正确。
案件二审时,人民法院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是指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民事权利义务等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事实。
如果当事人上诉的案件中在以上几个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人民法院会发回重审或查明事实后依法改判。
具体到我们自己的案子,如果我们有证据证明一审法院在上述事实的认定上存在问题,二审改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二是改判的可能性就很小。
关于本次是不是民事二审很难改判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