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过了诉讼时效,双方的借款合同是否还有效?有什么规定吗?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概括:过了诉讼时效,是不是不能凭着借款合同要回钱?要怎么样维护自己权益呢?
案例事件
小王和小李是同事,早年前,小王因要出国,向李某借款3万元,并立下借条,约定王某在出国前将钱款还清。
此后小王出国,但是并没有结清小李的欠款。小李碍于情面,也没有提出。
小王一直在国外生活了3年,期间和小李一直保持电话联系,但是双方也都对借钱一事却只字未提。 小王回国后,小李因急需钱,找到小王,小王也表示自己会尽快归还。但是之后,小王却一直没有动作。
小李后来了解到,小王在外炫耀欠自己的这笔钱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只是表面上答应归还,实际上并没有打算还钱。
小李这下急了,这笔钱自己还要的回吗?
法律分析
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一般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债权人要在这个期间内主张权利。
但是过了诉讼时效,是不是一定要不回钱呢?不一定。
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可以通过相应的补救措施。
例如,先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对方就原借款达成还款协议。根据《司法解释》,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点击头像关注我,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线私信咨询
借款纠纷案件,原告起诉过了诉讼时效,被告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会驳回原告起诉,但双方借款合同仍然有效。例如,2014年6月1日,张三向李四借款5万元,双方约定2015年6月1日借款到期。李四至今没有起诉张三还款,也没向张三主张还款的证据。如果李四向法院起诉要求张三还款,张三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会支持张三的主张。
我是律师,研究社会问题,回答社会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评论与互动,请给我点个赞。
对于这个问题,是属于法学理论方面的概念,诉讼时效跟合同是否有效是两码事。
简单地说,只有一个合同有效的前提下,才会存在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一个合同自始就无效,那么即便该合同没有超过诉讼时效,该合同的内容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也不会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而一个有效的合同,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只是在法律审判的时候,当被告以超过诉讼时效作为抗辩时,作为原告一方有可能丧失胜诉权,但是这并不代表合同就是无效的。合同依然有效的。
况且即便一个合同,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但是如果被告并没有提及此事,法院是不会主动审查合同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也就是说,一个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并不一定会丧失胜诉权,是否丧失胜诉权主要取决于被告是否进行主张,如果被告没有主张,原告依然有可能据此合同而获得胜诉权。
所以合同有效与否与诉讼时效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怎么规定的?
根据中国法律,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这个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1月1日实施),具体条款如下: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即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超过诉讼时效期间,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否则法院将不予保护。
在涉及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注意保留与纠纷相关的证据,并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和协助。
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根据民事诉讼法来确定的。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二年。
也就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两年内,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诉讼时效已经过期,原则上是不予受理的。
2.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某些具体的情况下,诉讼时效的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买卖合同中约定的索赔时效、法律法规中明确的其他特殊时效规定等。
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来判断诉讼时效的具体期限。
综上所述,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二年,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来确定。
借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您好!如果有规定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限届满2年,如无约定还款期限,最长为20年。关注本头条号:上海戴伟文律师,带你了解更多好玩、实用的法律知识!如遇法律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上海戴伟文律师(网页搜索联系方式),做你身边的法律顾问,你合法权益的护航者。
您好,在《民法总则》未颁布之前,普通的诉讼时效是两年,《民法总则》颁布施行之后,普通诉讼时效变为“三年”,国家在法律上把保护合法权益的时间做了延长,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不关注法律的人可能没注意到这里边的变化,在此特别提醒下。现在的借款,一般都会出具“借条”,有的会在借条上约定还款日期,有的则没有约定,对于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在这三年之内不主张自己的权利,三年过后将不再受法律的保护,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出具借条之日起计算20年。诉讼时效可以被中断,我们可以利用中断,来延长保护权利的期限,比如说,在还款期限届满,你可以向借款人要求其还钱,可以采用书面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方式(不过得注意录音留存证据),这样诉讼时效就会从你向借款人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而且重新计算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但是无论怎么计算都不得超过20年。
借款合同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即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有种特殊情况,就是未约定还款日期。按照合同法第206条规定:“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就是说没有约定时间,可以再补充约定,无法达成补充协议,那债务人可以随时还,债权人也可以随时催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这种情况下的诉讼时效就从催他还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再说一下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是起诉还钱,二是要求还钱,三是同意还钱。
诉讼时效旨在让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所以借款期限到了之后要积极让借款人还钱,在没起诉的情况下要保存好催债的证据。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就难以胜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