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法律答疑 2025-08-10 8
今天给各位分享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什么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行政确认的定义是什么呢?
  2. 确认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3. 名词解释:行政确认是什么?

行政确认的定义是什么呢?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并给予确定、认定、证明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如,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公证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公证行为,技术监督部门对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定等,都属于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做出明确肯定、同意或者同意的答复或者决定。

行政确认的对象只能是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请求,包括必须做出确认答复或者决定的请求以及可以做出确认答复或者决定的请求。

行政确认的答复或者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明确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1. 受到行政程序的监督和制约,相关当事人可依法提起诉讼、申请复议或投诉等程序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

2.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被撤销、改正或者改变,以达到恢复当事人合法权益、消除影响的目的;

3.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从轻警告、严重纪律处分直到行政降级、免职等惩罚,以便防范行政机关滥用职权、错误决策等违法情况的再次发生;4. 行政机关因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当事人权益导致损失的,应向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赔偿相关的损失。

总之,对于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况,法律规定了具体的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制的权威。

实质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而形式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原则上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名词解释:行政确认是什么?

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点

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依法,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法律地位等进行认定、甄别、证明并予以宣告的行政行为。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政确认通常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行政主体才能对申请事项进行确认。但也有依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

2.行政确认是一种外部的具体行政行为,它由申请、受理、审查、确认等一系列程序性要素组合而成,并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确认行为。

3.行政确认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作出确认行为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为之,并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

4.行政确认是羁束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进行行政确认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尊重客观事实,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法律规范和适用很少有选择余地的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可以进行较窄幅度的裁量,但非完全不能裁量。

5.行政确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法律效力具体体现为确定力、证明力、不可撤销力。

6.行政确认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技术规范的制约,并由此决定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